释名
(淡豉)苦、寒、无毒。(蒲州豉)咸、寒、无毒。
气味
伤寒发汗(冰痛、身热、脉洪)。用葱白一小把、豉一升,棉裹住,加水三程式,煮成一升,一次服下。如不出汗,再服一次,并加葛根三两。又不出汗仍须再服,并加麻黄三两。又方:用葱汤煮米粥,加盐豉吃下,取汗。又方:用豉一升、加童便三升,煮成一升,分次服,取汗。
伤寒不止不解,胸中闷恶。用豉一升、盐一合,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半,分次服,取吐。
血痢不止。用豉、大蒜等分,捣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送下。
疟疾寒热。煮豉汤饮服,大吐即愈。
盗汗不止。用豉一升,微炒香,放清酒三升中泡三天,取汁服(冷热均可)。如无效,可多服几剂。
痰喘(雨天便发,坐卧不安,饮食不进)。用淡豆豉一两,蒸过,捣极烂,加砒霜末一钱,枯白矾三钱,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七丸,病甚者九丸,小儿五丸,冷茶或冷水送下。
本草纲目·谷部·大豆豉解析淡豉与蒲州豉特性及应用
- 淡豉与蒲州豉基本属性
- 淡豉与蒲州豉气味对比
- 淡豉与蒲州豉主要功效
- 伤寒发汗治疗法
- 使用葱白与豉的配比
- 不出汗时增加葛根与麻黄剂量
- 血痢不止治疗方法
- 豉与大蒜比例及丸子制作
- 盐汤送服以助吐泻
- 疟疾寒热治疗方法
- 煮豉汤饮用及其效果
- 大吐后症状缓解方法
- 盗汗不止治疗方法
- 微炒香豉泡酒服用
- 冷茶或冷水送服效果更佳
- 痰喘症状缓解方法
- 淡豆豉与砒霜末配比
- 制成丸子服用效果显著
- 其他病症治疗方式
- 用豉一升加童便三升
- 用豉一升加盐一合
- 总结与建议
- 总结淡豉与蒲州豉应用价值
- 提供日常保健与疾病预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