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蕺菜、鱼腥草。

气味

(叶)辛、微温、有小毒。

主治

背疮热肿。用蕺菜捣汁涂,留孔以泄热毒。

痔疮肿痛。用鱼腥草一把,煎汤熏洗。洗后,以鱼腥草包敷患处。

疔疮作痛。用鱼腥草捣烂敷上。初敷一段时间,会感觉疼痛,须忍住,不可去药。痛后一、二日即愈。

小儿脱肛。先以朴硝水洗过患处,然后把鱼腥草捣如泥,放芭蕉叶上,令病孩坐药,脱肛自入。

虫牙痛。用鱼腥草、花椒、菜子油等分,捣匀,加泥少许,和成小丸,如豆大。左牙痛,塞左耳,右牙痛,塞右耳;左右牙都痛时,不能同时塞两耳,须轮流换塞,否则有损听觉。

蛇虫咬伤。用鱼腥草、皱面草、槐树叶、草决明,一起捣烂敷涂。

附方

鱼腥草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用,是治痈肿的要药。近年临床上又用它来治大叶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及肠炎、腹泻尿路感染等疾患,颇有疗效。

蕺菜,学名outtuynia cordata Thunb.,是十字花科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等功效。主治背疮热肿、痔疮肿痛、疔疮作痛等。

蕺菜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气味和丰富的化学成分上。蕺菜的气味辛、微温、有小毒,主要有效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多糖、三萜类化合物以及多种氨基酸。这些成分共同作用,使其在临床上具有清热、解毒、利水的功效。具体来说,蕺菜能够治疗以下疾病:

  1. 痈肿疮疡:蕺菜通过其清热解毒的特性,能有效消除体内的热毒,对于痈肿疮疡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 痔疮肿痛:蕺菜煎剂或熏洗患处,可以缓解痔疮肿痛的症状,促进肛周血液循环,有助于痔疮的恢复。

  3. 疔疮作痛:蕺菜捣烂敷于疔疮处,可以减轻疼痛,缩短病程。

  4. 小儿脱肛:使用蕺菜水洗患处,并配合鱼腥草包敷,可以有效治疗小儿脱肛。

  5. 虫牙痛牙出血:蕺菜与花椒、菜子油等量混合,加泥后敷于患处,可治疗牙痛和牙龈出血。

  6. 蛇虫咬伤:蕺菜与皱面草、槐树叶、草决明等一同捣烂敷涂,可以治疗蛇虫咬伤。

  7. 湿热淋证:蕺菜具有清利膀胱湿热的作用,适用于湿热淋证、湿热泻痢等症状的治疗。

  8. 尿路感染:蕺菜煎剂或熏洗患处,可以治疗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9. 肠炎:蕺菜可用于治疗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肠炎,具有消炎、抗病毒的作用。

  10. 乳糜尿:蕺菜可用于治疗乳糜尿,具有利尿通淋的效果。

  11. 吐血便血:蕺菜可用于治疗吐血、便血等出血性疾病,具有止血的作用。

  12. 月经过多:蕺菜可用于治疗月经过多,具有调经止血的效果。

  13. 目赤疼痛:蕺菜可用于治疗目赤疼痛,具有明目的效果。

蕺菜不仅是一种美味的蔬菜,更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中草药。它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在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