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
实:甘、酸、平、无毒。
叶:苦、平、无毒。
主治
实: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逆。
叶:
肺热咳嗽。有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黄减半,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樱桃大。饭后和临卧时各含化一丸,很见效。
反胃呕哕。用枇杷叶(去毛,炙)、丁香各一两,人参二两。每服三钱,加水一碗、姜三惩煎服。
鼻血不止。用枇杷叶去毛,焙、研为末。每服一、二钱,茶送下。一天服二次。
酒齄赤鼻。用枇杷叶、枇杷子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一天服三次。
痔疮肿痛。用枇杷叶(蜜炙)、乌梅肉(焙),共研为末。先以乌梅汤洗过患得,然后药末敷上。
枇杷,这一水果界的瑰宝,自古以来就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在众多功效中,其润肺止咳的效用尤为显著。枇杷不仅果实甘酸平无毒,实可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逆;叶则苦平无毒,能清肺热咳嗽。枇杷的药用价值非常高,全身都是宝。枇杷的果实、种子、叶、花、皮、根和枇杷蜜均能入药。枇杷叶具有抗感染、降血糖、降血脂、保肝利胆、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镇咳袪痰平喘等作用。
枇杷叶(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子。枇杷分布于中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之功效。枇杷叶味苦、微辛,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的功效。现代中药化学研究发现,枇杷叶中含有有机酸类、三萜类、黄酮类等药理活性物质,现代药理学家还对枇杷叶的镇咳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枇杷叶水煎液确能够减少小鼠。
枇杷叶的药用价值与日常应用密不可分。枇杷叶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等症状。枇杷叶中含有挥发油、黄酮类、三萜酸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枇杷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提取分离等方面的研究,为枇杷叶在食品和医药上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枇杷叶的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例如,枇杷叶可以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等症状。此外,枇杷叶还可以用于治疗鼻血不止、酒齄赤鼻、痔疮肿痛等病症。枇杷叶的临床应用不仅丰富了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也为现代人的健康带来了福音。
枇杷及其药用价值在中医和现代医学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枇杷不仅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水果,更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药材。枇杷叶的药用价值和应用范围广泛,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