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黄荆、小荆、楚。

气味

实:苦、温、无毒。

叶:苦、寒、无毒。

根:甘、若、平、无毒。

茎:甘、平、无毒。

主治

白带下。用牡荆子炒焦为末,饮服。

小肠疝气。用牡荆子半升,炒熟,加酒一碗,煎开,乘热饮服。甚效。

湿痰白浊。用牡荆子炒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耳聋。用牡荆子泡酒常饮。

叶:

九窍出血。用荆叶捣汁,酒调服二合。

小便尿血。治方同上。

腰脚风湿。用荆叶煮水,熏蒸病人,以汗出为度。

根:各各上风疾。用七叶黄荆根皮、五加根皮、接骨草,等分煎汤,每日饮服适量。

茎:灼疮发热,风牙痛。青盲内障。

荆沥:

中风口噤。服荆沥,每次一升。

头风头痛。用日取荆沥饮服。

喉痹疮肿。取荆沥细细咽服。或以荆一把,水煎服。

”`
牡荆,学名:Ziziphus jujuba Mill.,属于豆科植物。在《本草纲目》中,牡荆被归类于木部,其名称有黄荆、小荆和楚三种叫法。这种植物的果实、叶子、根茎以及茎部都有各自的药用价值。下面将逐一解析这些部分的药效及其应用:

  1. 实部
  • 气味:实部苦、温、无毒。
  • 主治:用于治疗白带下。具体方法是将牡荆子炒焦后磨成粉末,用开水冲服。
  1. 叶部
  • 气味:叶部苦、寒、无毒。
  • 主治:用于治疗九窍出血。具体方法是将荆叶捣碎后,用酒调服二合。
  1. 根部
  • 气味:根部甘、若、平、无毒。
  • 主治:用于治疗风湿性腰腿痛。具体方法是等分煎汤,每日饮服适量。
  1. 茎部
  • 气味:茎部甘、平、无毒。
  • 主治:用于治疗灼疮发热、风牙痛、青盲内障。具体方法是将茎部煮水,熏蒸病人,以汗出为度。
  1. 荆沥
  • 气味:荆沥苦、温、无毒。
  • 主治:用于治疗中风口噤。每次服用一升荆沥。
  1. 荆叶
  • 气味:荆叶苦、寒、无毒。
  • 主治:用于治疗小便尿血。具体方法是取荆叶泡酒常饮。
  1. 荆根
  • 气味:荆根甘、平、无毒。
  • 主治:用于治疗各各上风疾。具体方法是等分煎汤,每日饮服适量。
  1. 茎皮
  • 气味:茎皮甘、平、无毒。
  • 主治:用于治疗湿痰白浊。具体方法是将茎皮煮水,熏蒸病人,以汗出为度。
  1. 荆沥
  • 气味:荆沥苦、温、无毒。
  • 主治:用于治疗头风头痛。具体方法是日取荆沥饮服。
  1. 荆沥
  • 气味:荆沥苦、温、无毒。
  • 主治:用于治疗喉痹疮肿。具体方法是取荆沥细细咽服或以荆一把,水煎服。

牡荆不仅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植物,而且其不同部位如实部、叶部、根部、茎部、荆沥、荆叶、荆根、茎皮和荆沥都各有其独特的功效和应用。通过合理利用这些部位,可以有效地治疗多种疾病,体现了中医药学的智慧和实用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