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风药。
气味
(叶)辛、苦、平、有毒。
主治
鼠瘘不合。用石南、生地黄、茯苓、黄蘖、雌黄、等分为末,每天敷患处两次。
小儿通睛(小儿误跌或头脑受伤,致使瞳仁不正,观东则见西,观西则见东)。用石南一两、藜芦三分、瓜丁五至七个,共研为末。每次吹少许入鼻中,一天三次。内服牛黄平肝的药物,此方名“石南散”。
诗句
本草纲目·木部·石南
释名
风药。
气味
(叶)辛、苦、平、有毒。
主治
鼠瘘不合。用石南、生地黄、茯苓、黄蘖、雌黄、等分为末,每天敷患处两次。
小儿通睛(小儿误跌或头脑受伤,致使瞳仁不正,观东则见西,观西则见东)。用石南一两、藜芦三分、瓜丁五至七个,共研为末。每次吹少许入鼻中,一天三次。内服牛黄平肝的药物,此方名“石南散”。
译文
《本草纲目》的“木部”中有一篇名为《石南》的文章,其名称意为“风药”。
石南的气味是:辛、苦、平、有毒。
治疗鼠瘘不合时,使用石南、生地黄、茯苓、黄蘖、雌黄等药材,按照一定比例研磨成末,每日涂抹患处两到三次。
对于小儿通睛的情况,需要用石南一两、藜芦三分、瓜丁五到七个,研磨成末,每次吹入鼻孔少许,一日三次。同时,还可以服用具有平肝功效的药物,这种药物方称为“石南散”。
注释
释名:这是对石南这个药物名字的解释。在古代,很多植物的名称都有其独特的含义或由来,这里“释名”意即解释其名称的来源。
气味:描述了石南这类药物的性质和味道,其中包括了辛、苦、平、有毒四种味道。每种味道都与该药物的特性相关联。
主治:列出了石南的主要应用和治疗领域。这里提到了两种不同的病症:一种是鼠瘘不合,另一种是小儿通睛。每种病症下都列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石南散:这是一种特定的中药配方,用于治疗小儿通睛的症状,具体包括了石南、生地黄、茯苓等药材,以及具体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赏析
这首诗主要介绍了《本草纲目》中的一个章节——《石南》。通过对石南的气味、主治病症以及相关的用药方法的介绍,展现了中药学的基本知识。诗中不仅列举了石南的多种用途,还通过“小儿通睛”这一具体病例,展示了中药的实际应用。整体上,这首诗旨在普及基本的中医药知识,使读者能够了解并认识这些常用的中药材料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