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淋沥不禁。用白茯苓、示茯苓,等分为末,加不揉洗去筋,控干,以酒煮地黄汁捣成膏调为丸子,如梧子在。每嚼一丸,空心服,盐酒送下。
滑痢不止。用白茯苓一两、木香(煨)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紫苏木瓜汤送下。
妊娠水肿,小便不利,恶寒。用赤茯苓(去皮)、葵子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送下。
突然耳聋。用黄蜡不拘多少,和茯苓末细嚼。茶汤送下。
痔漏。用赤、白茯苓(去皮)、没药各二两,破故纸四两,在石臼中捣成一块,酒浸数日,取出,放入木笼蒸熟,晒干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酒送下。
水肿尿涩。用茯苓皮、椒目,等分煎汤,每日饮服。有效为止。
附方茯苓是真菌类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的菌核。常寄生在赤松或马尾松的根上。本品入药,有以下各种
《本草纲目》·木部·茯苓
茯苓,学名Poria cocos,是一种多孔菌科植物的菌核。在《本草纲目》中,茯苓被描述为一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真菌。其味甘、平、无毒,主要功效包括安神定志、健忘和利水渗湿等。以下是对《本草纲目》中关于茯苓的具体介绍:
小便淋沥不禁:当出现小便淋沥不止的情况时,可以使用白茯苓和示茯苓各等分,研磨成末后,加入去筋的白茯苓,控干水分,用酒煮地黄汁捣成膏状,调制成丸子,如梧子大小。每嚼一丸,空心服,以盐酒送下。
滑痢不止:若遇到滑痢不止的症状,可以将白茯苓一两与木香(煨)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用紫苏木瓜汤送下。
妊娠水肿:对于妊娠期间出现的水肿症状,可以采用赤茯苓去皮、葵子各半两,共研为末的方法进行治疗。每服二钱,用水送下。
突然耳聋:如果突然耳聋,可以使用黄蜡不拘多少,和茯苓末细嚼,然后用茶汤送下。
痔漏:对于痔漏问题,可以使用赤、白茯苓去皮、没药各二两,破故纸四两,在石臼中捣成一块,酒浸数日后取出,放入木笼蒸熟,晒干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酒送下。
水肿尿涩:对于水肿尿涩的问题,可以用茯苓皮和椒目等分煎汤,每日饮服,直至有效为止。
附方:茯苓是真菌类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的菌核。常寄生在赤松或马尾松的根上。本品入药,有以下各种。
《本草纲目》中的茯苓不仅是一种药材,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历史。通过这些具体的应用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茯苓在古代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