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黄平面鱼,央轧。

气味

甘、平、微毒。

主治

水肿。用黄颡鱼三尾、纱绿豆一俣、大蒜三瓣,水煮烂,去鱼食豆,以煮汁调商陆末一钱服下。有人把此主用诗记下:“一头黄颡八须鱼,绿豆同煎一合余。白煮作羹成顿服,管教水肿自消除”。

瘰疬溃坏。用黄颡鱼破开,纳入蓖麻子二十粒扎定。煅存性,研为末,香油调敷。

诗句

本草纲目 · 鳞部 · 黄颡鱼

译文

《本草纲目》中关于黄颡鱼的记载。

关键词注释

  • 本草纲目: 指中国古代药物学的经典著作,由明代李时珍编纂。
  • 鳞部: 描述的是动物的鳞片或身体部分,这里特指鱼类的鳞片或部位。
  • 黄颡鱼: 一种淡水鱼类,以其黄色的身体而得名,常见于中国南方水域。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黄颡鱼在《本草纲目》中的记载和使用情况。首先提到了黄颡鱼的别名,然后是它的味、气、主治功效,最后介绍了两种治疗方式:一是用黄颡鱼煮豆汤来消除水肿,二是将黄颡鱼破开后纳入蓖麻子敷在瘰疬溃坏之处。这些治疗方法反映了古代人对于这种鱼类的利用和重视。

结语

通过对《本草纲目》中关于黄颡鱼的记载及其应用的介绍,我们不仅了解到了黄颡鱼的基本特性和用途,还能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界恩赐的珍视和利用,以及他们在面对疾病时所采用的传统治疗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