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蠡鱼、黑鳢、玄鳢、乌鳢、鲷鱼、文鱼
气味
(肉)甘、寒、无毒。
主治
水肿。用鳢鱼一斤重者煮汁,和冬瓜、葱白作汤吃。
下一切气。用大鳢鱼一尾,破腹填入胡椒末半两和在标瓣三颗。缝合后,同小豆一升煮熟,再放入萝卜三、一颗、葱一把(都切碎),煮熟,空腹吃饱,并喝下汤汁。到夜晚有恶气排出。隔五天再服药一次。
肠痔下血用鳢鱼切成细片,拌蒜泥吃睛。忌食冷、毒物。
一切风疮(包括顽癣疥癞)。用鳢鱼一尾,去肠肚,填入苍耳叶;另以苍耳放在钠底,上面放钱倒少量的水,慢火煨熟,去掉皮骨淡食,勿入盐酱,疗效显著。
诗句:
鳢鱼者,蠡鱼、黑鳢、玄鳢、乌鳢、鲷鱼、文鱼也。
- 解释:这里的“鳢鱼”是指不同种类的鱼类,其中提到了蠡鱼、黑鳢、玄鳢、乌鳢等不同的名称。
译文:
鳢鱼是一种鱼类,它的名字包括:蠡鱼、黑鳢、玄鳢、乌鳢、鲷鱼和文鱼。
注释:
- “鳢”:是鳢鱼的古称。
- “蠡鱼、黑鳢、玄鳢、乌鳢、鲷鱼、文鱼”:这是鳢鱼的不同称呼。
赏析:
此句通过列举不同的名称,展现了鳢鱼种类繁多的特点。这种用法在古文中常见,用于增加文本的信息量和丰富性。对于不熟悉这些名字的人来说,了解它们可以增加对文本背景的知识理解。
诗句:
气味甘、寒、无毒。
- 解释:这句话描述了鳢鱼的味道、性质和安全性。
译文:
鳢鱼的气味味道甘甜、性质寒冷而且没有毒性。
注释:
- “味甘、寒、无臭”:描述鳗鱼的味道为甘甜、性质为寒冷并且没有臭味。
- “无毒”:指的是食用安全,没有毒性。
赏析:
这部分内容提供了关于鳗鱼的一个基本属性,即它的口感甜美且性质温和,适合作为药膳使用。同时,强调了其安全性,这对于读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尤其是在选择食物时考虑其是否安全食用。
诗句:
主治水肿。用鳢鱼一斤重者煮汁,和冬瓜、葱白作汤吃。
- 解释:描述了一种治疗水肿的方法,以及具体的食材和方法。
译文:
主治水肿。用一斤重的鳢鱼煮汁,与冬瓜和葱白一起煮成汤饮用。
注释:
- “水肿”:指因体内水液潴留过多而引起的肿胀症状。
- “一斤重”:表示使用的鳢鱼重量。
- “煮汁”:将鳗鱼煮出汤汁,可能用于药用。
- “冬瓜”:一种常见的利尿食材,有助于消除体内多余的水分。
- “葱白”:通常认为有利尿作用,有助于清除体内的湿气。
- “作汤吃”:指的是将药材煮成汤,然后饮用。
赏析:
这段文字详细描述了一种针对水肿的治疗方式,通过使用特定的食物和药材来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这种治疗方法体现了古代人根据经验和观察来解决问题的智慧。
诗句:
下一切气。用大鳢鱼一尾,破腹填入胡椒末半两和在标瓣三颗。缝合后,同小豆一升煮熟,再放入萝卜三、一颗、葱一把(都切碎),煮熟,空腹吃饱,并喝下汤汁。到夜晚有恶气排出。隔五天再服药一次。
- 解释:描述了另一种治疗气的方剂,以及具体的药物组合和服用方法。
译文:
用来排除一切气滞。使用一条大鳢鱼,剖开腹部填入半两胡椒末和三个标瓣。缝合后,与一升小豆一同煮熟,再加入三颗萝卜和一把(切碎)葱花,煮熟后空腹食用,喝完汤药。到了晚上会有恶气排出。每隔五天再服药一次。
注释:
- “一切气”:泛指各种由气滞引起的疾病或不适感。
- “胡椒末”: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具有刺激肠胃的作用,有助于消化和排气。
- “标瓣”:一种中药材,可能用于调节脾胃功能或促进消化。
- “小豆”:一种豆类,常用于健脾利湿,帮助排除体内湿气。
- “萝卜”:具有清热解毒和消食化积的作用。
- “葱”:在中医中常用来散寒、解表和行气止痛,有助于改善气滞症状。
- “恶气排出”:指夜间排尽宿便和其他废物,通常与消化不良相关。
- “隔五天再服药一次”:这是一种常规的用药频率,表明药物需要定期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赏析:
这段描述了一种特定的药物配方,旨在通过调理脾胃和排除体内湿气来治疗气滞问题。这种方法结合了多种中草药的特性,通过饮食和药物的结合来达到治疗效果,显示出古人利用自然材料进行医疗的实用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