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泥鳅、鲺鱼。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消渴饮水。用泥鳅十条,阴干,去头尾,烧灰,加干荷叶等分,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调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沃焦散”。

阳痿。煮食泥鳅可治。

《本草纲目》·鳞部·鳅鱼

释名

  • 泥鳅、鲺鱼:泥鳅的别称,其名字来源于其生活在泥泞中的特性。

气味

  • 甘、平、无毒:泥鳅的味道甘甜,性质平和,且无毒。

主治

  • 消渴饮水:用泥鳅十条,阴干后去头尾,烧灰,加干荷叶等分,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调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沃焦散”。
  • 阳痿:煮食泥鳅可治。

译文

  • 泥鳅、鲺鱼:泥鳅和鲺鱼的别称。
  • 气味:甘、平、无毒。
  • 主治:用于治疗口渴,使用泥鳅十条,阴干后去头尾,烧灰,加干荷叶等分,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调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沃焦散”。
  • 阳痿:煮食泥鳅可治疗阳痿。

赏析

  • 泥鳅:在古代文献中,泥鳅常被用作食疗材料,具有多种功效。例如,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详细描述了泥鳅的药用价值,包括治疗消渴和阳痿等症状。
  • 鲺鱼:鲺鱼是泥鳅的另一个名称,两者在古代文献中经常被提及,并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 气味:泥鳅的气味描述为甘、平、无毒,这种描述有助于我们理解泥鳅的性质和对人体的影响。
  • 主治:泥鳅在古代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消渴和阳痿等。这些记载反映了古人对泥鳅的药用价值的认可和利用。
  • 译文:将原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 赏析:对原文进行简要的赏析,包括对重要信息的强调和对文化背景的理解。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本草纲目》中的泥鳅不仅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它不仅可以治疗消渴和阳痿等病症,还可以作为食疗材料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