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白鳝、蛇鱼。干者名风鳗。
气味
(肉)甘、平、有毒。
主治
体内有虫,多吐清水。用鳗鲡淡煮,饱食三、五次,即愈。
骨蒸劳瘦。鳗鲡二斤,治净,加酒二碗煮熟,加盐、醋吃下。
肠风下虫。治方同上。
诗句
鳗鲡鱼,体如蛇,甘平有毒,治虫病,骨蒸劳瘦,肠风下虫。
译文
鳗鱼,体型像蛇,味甘、性平、有毒,能治疗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注释
- 释名: 对鱼的别名的解释,例如“白鳝”和“蛇鱼”。
- 干者名风鳗: 干燥后的名称是“风鳗”,说明鳗鱼干燥后有特殊名称。
- 气味: 描述鳗鱼的口味和性质,这里指的是肉味甘、性平和有毒。
- 主治: 列举了鳗鱼可以治疗的疾病类型,包括体内有虫、多吐清水导致的骨蒸劳瘦,以及肠风下虫。
赏析
本诗描述了鳗鱼的不同用途和功效,强调了其独特的药用价值。首先,它提到了鳗鱼在古代文化中的别称,这有助于读者了解鳗鱼的文化背景和命名方式。接着,诗中详细描述了鳗鱼的食用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显示了古人对于食物与疾病之间关系的认知。最后,通过提到鳗鱼的多种用途,展示了古代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尊重。整体上,这首诗不仅记录了鳗鱼的实用信息,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利用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