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紫翠压金鳌,琪树英英长凤毛。
正月江南春意早,明河天上使星高。
王乔应下双飞舄,方朔曾偷两度桃。
醉把流霞唤鹦䳇,风吹花气满宫袍。
【注释】寿张:今山东东明县。紫翠:指山间云雾,紫色的雾气。压金鳌:形容山势高耸险峻。琪树:美玉般的树木。英英:茂盛的样子。凤毛:凤凰的羽毛,比喻文采。正月:这里指冬季,农历十月小阳春。使星:指彗星,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运行有常,而彗星的出现则表示吉凶。王乔:传说为仙人。应下双飞舄(xì):王乔乘云而去,留下一双仙履。方朔(shuò):汉武帝时人。偷桃:指《淮南子》中“汉武窃桃”。流霞:指酒名。鹦䳇(líng jí):鸟名。
鉴赏:
这是一首咏史之作。全诗以咏史为线索,通过写三山之秀、江南之早、王乔之游、方朔之偷桃等历史典故,来表现对盛世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联写三山之秀,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其巍峨高峻。“三山”,即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紫翠”形容山色深幽。“金鳌”指三山,“琪树”则比喻嵩山如宝玉般珍贵。“长凤毛”是说嵩山上的松柏郁郁葱葱,仿佛凤凰羽毛一般绚丽多姿。这一联把三山的雄伟壮丽写得生动传神。
颔联写春天的到来。“正月”指冬季,农历十月小阳春。此时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自然界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明河”指的是银河,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运行有常,而彗星的出现则表示吉祥或不祥,故又称其为“天使星”。这一联既写出了自然界的美好,又暗寓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颈联写仙人王乔乘云而去,留下一双仙履;方朔曾偷桃而得仙果。这两句典故出自《列子·周穆王篇》。“王乔”、“方朔”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应下双飞舄”是指王乔乘云而去,留下了一双仙履;“方朔曾偷桃”则是说方朔偷吃仙桃而得道成仙。这两个典故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写饮酒赋诗的情景。“醉把流霞唤鹦䳇”,诗人在畅饮之后,便拿起酒杯向鸟儿呼唤,让它带来美妙的音乐。“风吹花气满宫袍”,诗人身着华贵的衣服,站在宫殿之中,感受着春风拂过花香袭人的气息,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也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气质与风度。
整首诗通过对三山之秀、江南之早、王乔之游、方朔之偷桃等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盛世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相结合,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诗意与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