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中仗节旄,祁连山下梦劳劳。
一行书寄边鸿远,万里心悬汉月高。
沙碛尘随归日骑,河梁泪洒别时袍。
画中偶识麒麟像,忍见秋霜点鬓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题苏武牧羊图》中的诗句。下面是这首诗的每一句以及其对应的译文。
- 十九年中仗节旄,祁连山下梦劳劳。
- “十九年中”:指的是苏武在匈奴被扣押十九年的漫长岁月。
- “仗节旄”:持节和旄牛尾作为标志,代表官员的身份或荣誉。
- “祁连山下”:指位于中国西部的祁连山脉。
- “梦劳劳”:梦中的劳累或辛苦。
- 一行书寄边鸿远,万里心悬汉月高。
- “一行书”:指苏武给家人写信。
- “边鸿远”:比喻远离家乡的人。
- “汉月高”:月亮明亮,通常象征团圆或思念之情。
- 沙碛尘随归日骑,河梁泪洒别时袍。
- “沙碛尘随”:形容沙漠中飞扬的沙尘。
- “归日骑”:指苏武归来时骑着马。
- “河梁泪洒”:在离别之际的不舍和泪水。
- “别时袍”:离别时穿的衣物。
- 画中偶识麒麟像,忍见秋霜点鬓毛。
- “画中”:指画像。
- “麒麟像”:麒麟是中国的传统神兽,常用来象征吉祥。
- “秋霜点鬓毛”:比喻鬓角因年岁增长而生出的白发。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苏武忠贞不屈、坚持信念的诗歌,通过描绘苏武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他的忠诚和坚韧。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祁连山、沙碛、河梁等,营造出一种苍凉、壮美的氛围。同时,通过对苏武书信、服饰等细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苏武的深切同情和对他的高尚品质的赞美。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广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