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昨夜秋如水,袖里青蛇作电飞。
海水立时风乍起,毕星临处月初离。
仙人谁挟飞霞佩,太守还题喜雨诗。
不用胡麻炊作饭,大田有粟可充饥。
【注】
1、祷雨:祈祷天神降雨,以解决旱灾。
2、秋如水:比喻天空湛蓝如水。
3、袖里青蛇作电飞:形容雷电交加的样子。
4、毕星临处月初离:指太阳西下时,月亮已经出来。
5、仙人谁挟飞霞佩:指仙人手持飞霞佩。
6、太守还题喜雨诗:指太守为祈求雨露而写的诗。
7、胡麻:即芝麻,泛指农作物。
译文:
昨夜天坛的天空如碧水般清澈,衣袖中闪电般的青蛇电光四射。
海水顿时风起波涌,毕宿星出现的地方,月儿早已升上高空。
仙人手中拿着飞霞佩,太守还在吟咏着求雨的诗。
不必用芝麻做饭充饥,大田里已经有了收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祈雨之后所作,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丰收的喜悦。
首句“天坛昨夜秋如水”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天坛上空的星辰如同流水一般闪烁。接着两句“袖里青蛇作电飞”、“海水立时风乍起”,则将这种宁静打破,展现了一种惊心动魄的雷电交加的景象。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更通过“袖里青蛇作电飞”、“海水立时风乍起”等形象生动的词语,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激动与期待,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将给大地带来滋润。
接下来的两句“毕星临处月初离”、“仙人谁挟飞霞佩”,则将读者的视线从自然界引向了神秘的仙界。在这两句话中,诗人通过对比自然与神话中的神奇力量,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仙人谁挟飞霞佩”一句中,诗人巧妙地使用了“挟”这个动词,既表现了仙人手中飞霞佩的神秘感,又暗示了仙人的力量与智慧。
最后两句“太守还题喜雨诗”、“不用胡麻炊作饭,大田有粟可充饥”,则将焦点转移到了人间。在这两句中,诗人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农夫们的慰问和鼓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丰收的喜悦。诗人通过这句话,不仅展现了自己的豁达与乐观,也体现了他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注。
这首诗通过对雷电交加的景象、神秘的仙人与飞霞佩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描绘,成功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丰收的喜悦。同时,诗人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