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检点旧生涯,春色多情到我家。
谷雨前头移菊本,清明时节看梨花。
但求北郭多收秫,何待东门更种瓜。
今夜月明吹玉笛,笑呼儿女进流霞。
春日东园即事 其二
东园检点旧生涯,春色多情到我家。
谷雨前头移菊本,清明时节看梨花。
但求北郭多收秫,何待东门更种瓜。
今夜月明吹玉笛,笑呼儿女进流霞。
注释:
- 东园检点旧生涯:在东园里回顾过去的生涯。
- 春色多情到我家:春天的景色充满了情感,来到了我的家。
- 谷雨前头移菊本:在谷雨节之前将菊花移栽到花盆中。
- 清明时节看梨花:在清明节那天观赏梨花。
- 但求北郭多收秫:只想在北方收获更多的高粱米。
- 何待东门更种瓜:何必再在东方门种瓜。
- 今夜月明吹玉笛:今天晚上月光明亮时吹奏玉笛。
- 笑呼儿女进流霞:开心地召唤儿女来品尝流霞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农耕生活的田园诗。诗人通过观察和感受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农耕生活的热情。
首句“东园检点旧生涯”,诗人在东园里回顾自己的过往生涯。这里的“检点”一词,意味着诗人在思考过去的生活轨迹和经历。这种回顾可能带有一种怀旧的情绪,也可能是一种对过去的反思和总结。
第二句“春色多情到我家”,则直接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春天的景色如同一位多情的女子,将美好的景象带给了诗人和读者。这里使用了“多情”一词,强调了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和感动。
接下来的两句“谷雨前头移菊本,清明时节看梨花”,则具体描绘了诗人在谷雨和清明时节的活动。这两个节气分别是中国农历中的两个重要节气,分别代表着春末和夏初。诗人选择在这个时期进行种植和观赏活动,可能是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春天的结束和新季节的开始,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时间的流逝。
最后两句“但求北郭多收秫,何待东门更种瓜”,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计划。这里的“北郭”和“东门”指的是两个地方,分别代表北方和东方。诗人希望在这两个地方能够有更多的收获,可能是粮食或者其他有价值的物品。这种期望表明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以春天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活动和期望,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同时,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