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识关西好子孙,河源九派出昆崙。
半生华发频看镜,秋夜黄金不到门。
一曲离歌心事远,三年政绩口碑存。
无端又向明朝别,手把茱萸泛绿尊。
诗解:
此诗描述了一位官员在送别其下属杨判簿时的心情和感慨。通过描绘关西的美景、官员的生活状态以及离别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句与译文对应关系:
- 第一首句:“我识关西好子孙” - 我深知关西的好子孙。
- 第二句:“河源九派出昆仑” - 黄河源头九派出昆仑。
- 第三句:“半生华发频看镜” - 大半辈子头发已白,频繁照镜子。
- 第四句:“秋夜黄金不到门” - 秋天晚上,门前也看不到黄金的光彩。
- 第五句:“一曲离歌心事远” - 一曲离歌,心事已远离。
- 第六句:“三年政绩口碑存” - 三年的政绩,口碑仍存在。
- 第七句:“无端又向明朝别” - 无缘无故地又要向明天告别。
- 最后一句:“手把茱萸泛绿尊” - 手拿茱萸,在绿尊中泛舟。
关键词注释:
- 关西: 指中国西部的一个地区,这里特指长安附近。
- 华发: 指白发,表示年纪大了。
- 昆崙: 昆仑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
- 秋夜: 秋天的夜晚。
- 茱萸: 一种植物,常用于制作端午节的香包。
- 绿尊: 绿色的酒杯。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杨判簿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通过对关西好子孙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通过“半生华发”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年龄增长的无奈和感慨;“三年政绩口碑存”一句则表达了对杨判簿过去工作成效的认可,同时也寄托了对他未来继续努力的期望。最后一句“手把茱萸泛绿尊”,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寓意着对朋友的祝福与怀念。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情感,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