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郎矶头湖水平,天寒月黑雁祗更。
白头不作还家梦,卧听风声与水声。
彭郎矶
彭郎矶头湖水平,天寒月黑雁祗更。
白头不作还家梦,卧听风声与水声。
译文:
彭郎矶位于江西彭泽县大江中,是一处自然景观。这里因民间传说而闻名,相传“孤”字被误写为“姑”,因此被称为“彭郎矶”。这个地名来源于一个关于小姑婿的传说,据说小姑前年嫁给了彭郎。在寒冷的夜晚,月亮暗淡,只有几只大雁在空中飞翔,增添了一份寂静和孤独感。诗人感叹自己不再有回家的梦想,而是静静地听着风声和水声。
注释:
- 彭郎矶:位于江西彭泽县大江中,是一个自然景观,因民间传说而得名。
- 澎浪矶:在今江西彭泽县西北,临长江,是一个以石矶著称的地方。
- 小孤山:在长江中,与彭郎矶相对,也是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
- “孤”:古代对山峰、岛屿等的称呼,这里指小孤山。
- “姑”:古代对女性长辈的称呼,这里指彭郎矶附近的女性居民。
- 小孤前年嫁彭郎:民间传说,小孤山前年被误传为“姑”,因此被称为“彭郎矶”。
- 彭郎者,小姑婿也:民间传说,彭郎是小姑的婿,因此被称为“彭郎”。
- 欧阳修、苏东坡等人多次在此作诗吟咏,反映了这个地方的文化价值。
- 小姑前年嫁彭郎:民间传说,小姑前年被误传为“姑”,因此被称为“彭郎矶”。
- 卧听风声与水声:诗人躺在石头上,静静地听着风声和水声,表达了他对这个地方的深深眷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彭郎矶的自然景观和民间传说的描述,展现了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彭郎矶的环境,如“彭郎矶头湖水平”、“白头不作还家梦”,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同时,诗人也通过“卧听风声与水声”这一细节,表达了他对这个地方深深的眷恋和怀念。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眷恋,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