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孤冢已多年,望帝何心托杜鹃。
石马长嘶风雨夜,松花如雪满山田。

【注释】此诗首联两句写陈墓,颔联写石马,颈联写松花。

【赏析】这是一首咏怀古迹的五言律诗。全诗以“望帝托杜鹃”为题旨,借陈后主荒淫误国,亡国被虏之史实,抒发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之情。

起句“前朝孤冢已多年”,点出“陈冢”的历史久远,是“前朝”之物。“孤冢”二字,既点出陈氏家族的衰败,又写出了坟墓的荒凉。“多年”则暗示出了时间的推移。诗人在此处没有直接去描绘“陈冢”的荒凉,而是用一个“已”字来表现其荒凉的程度,让人感受到陈家已经衰落到了极点。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含深意,为后面写“望帝何心托杜鹃”做了铺垫。

第二句“望帝何心托杜鹃”。这里的“望帝”指的是传说中蜀地的君主杜宇,他在失去江山之后,化身为一只杜鹃鸟,日夜哀鸣。诗人在这里用“望帝”一词,暗指陈后主,他失去了江山,却依然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忘记了自己的责任,这正是他“何心”的表现。而“寄托”则是他唯一能够做的事情,那就是将亡国之痛寄托给杜鹃鸟,让它们哀鸣以表自己内心的痛苦。这一句,诗人并没有直接去描写杜鹃鸟的哀鸣,而是通过“望帝何心托杜鹃”这一典故,表达了他对陈后主的失望之情。

“石马长嘶风雨夜”,是说陈后主身边的石马在风雨之夜仍然发出长嘶之声。这句诗通过描绘石马的“嘶声”和风雨的“夜”,营造了一幅凄凉的画面,使人感到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

“松花如雪满山田”,是说陈后主的宫殿周围的松树,因为寒冷和缺乏照料,已经变得像雪一样白,覆盖了整个山野。这里的“松花”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用“似雪”来形容松树的颜色,以突出其荒凉和破败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陈冢”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人事变迁的感慨和忧虑之情。诗人通过对陈后主的讽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和忧虑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功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