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井梧桐下玉阑,琵琶弦紧不堪弹。
欲将宝镜匀新黛,卷上珠帘怯早寒。

【释义】

金井梧桐下玉阑,琵琶弦紧不堪弹。

欲将宝镜匀新黛,卷上珠帘怯早寒。

【注释】

歌平调四时词:指《菩萨蛮》,为唐代教坊曲。四时词,即春夏秋冬四季词的合称。

金井:井口用金色装饰,故名“金井”。

玉阑:用玉石装饰栏杆。阑,栏杆。

琵琶弦:琵琶上的丝弦。

宝镜:指镜子。

匀新黛:指描画女子眉目,使颜色均匀美观。

珠帘:用珠宝装饰的帘子。

【赏析】

这首小令写的是春天闺中女子梳妆打扮的情景,以写景为主,兼寓人意。全诗从春色写起,接着写女子化妆的过程,最后点明主题,抒发女子内心的感受。

首句“金井梧桐下玉阑”,描绘出一幅幽丽清静、富于诗意的画面,使人如置身于深宅内院的一角,在朦胧的翠绿之中,透过斑驳的阳光,看到那井栏边飘动着几缕轻纱似的梧桐叶,听到悠扬的琵琶声。这画面和声音都极富美感,使人感到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气氛。

第二句“琵琶弦紧不堪弹”,紧承上句的意境,进一步渲染氛围,烘托人物情绪。这里既描写出琵琶弹奏时的情态,又表现了女子内心的喜悦与激动,同时也写出了环境气氛的特点:“紧”字既表明琵琶弦之紧张,也暗示了乐曲之高妙。

第三句“欲将宝镜匀新黛”,写女子化妆的过程。这里的“宝镜”比喻女子美丽的容颜。女子想要在脸上涂一层薄薄的脂粉以增其光艳,于是便拿起镜子来匀抹。这一动作很自然地引出了第四句“卷上珠帘怯早寒”。

第四句“欲将宝镜匀新黛,卷上珠帘怯早寒”,写女子化妆后的动作。这里不仅写出了女子对镜匀黛的情状,而且还写出了她卷起珠帘,关上门,怕冷的感觉,从而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室内的环境。

最后一句“欲将宝镜匀新黛,卷上珠帘怯早寒”,是全诗的总结性结尾。前两句是对室外环境的描写,后两句则是对室内环境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的刻画。这两句一气呵成,相互呼应,形成了完整的艺术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