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悠悠望旆旌,南冠还识曼胡缨。
题诗定作扬州梦,消受梅花一味清。

【注释】

  1. 悠悠:形容思绪绵远。
  2. 麾:指军旗。
  3. 曼胡缨:长缨。
  4. 扬州:扬州梦是唐人杜牧《秋夕》诗中的典故,“十年一觉扬州梦”句意即此。此处借以表达作者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5. 消受:享受。
  6. 梅花:诗人常用梅花来象征坚贞不屈的精神。
    【赏析】
    这是一首寄怀之作,抒发思归之情,全篇意境高远,笔力雄健,风格清新。首句写自己北去边塞,望见塞北旌旗飘扬,不觉想起南国故乡;后三句则写自己虽身在塞北,但心中常存故园之想,时时怀念着家乡的美好景致和亲朋好友。
    “塞北悠悠望旆旌”,起句点题,表明自己身处塞北,而心系南国。“悠悠”,形容思绪悠远,这里指自己的思绪被塞外的风光牵引得遥远了。塞北,泛指北方边地。塞北的辽阔和荒凉,使作者不禁想起了南国的故乡。
    颔联“南冠还识曼胡缨”,承上启下,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在塞外,但不忘故土,怀念故土之情。“南冠”,指戴乌纱帽的士人。这里的“南冠”,既指自己,也暗含作者对自己身份的反思——作为北国的子民,却仍戴着南方的帽子。“曼胡缨”,指用丝制成的长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尽管我身在北国,但仍然能认出南方的帽子和长缨,从而回忆起故土的美好回忆。
    颈联“题诗定作扬州梦,消受梅花一味清”,进一步表达了自己虽身在塞北,但心中常怀故园之想的心情。“题诗”,表示自己想要通过诗歌表达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这里的“题诗”实际上是指创作诗歌,而不仅仅是书写诗歌。“定作扬州梦”,意味着自己将这个梦境视为现实,将其看作是真实的存在。这里的“扬州梦”并非指真正的扬州之地,而是作者心中的一个美好的地方。“消受梅花一味清”,意思是说,尽管身处塞北,但作者仍然能够品味到梅花的清香,感受到它带来的一丝清凉之意。这里的“梅花”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坚韧和高洁的品质。
    尾联“寄何尹 其八”收束全诗,点明主题。这里的“寄”字表明了诗歌的创作目的和目的对象。“其八”则表明这是第八次寄诗给何尹。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坚韧和高洁品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