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亭下北山陲,曾见雌雄共引儿。
惯听山僧朝说法,能随木客夜吟诗。
松坡日暖人游后,蕙帐风寒鹤怨时。
惆怅遗音无处觅,竹鸡啼老野棠枝。
冷泉亭下北山陲,曾经雌雄共引幼。
惯听山僧朝说法,能随木客夜吟诗。
松坡日暖人游后,蕙帐风寒鹤怨时。
惆怅遗音无处觅,竹鸡啼老野棠枝。
注释:
- 冷泉亭:位于西湖边,因泉水清凉而得名。
- 北山陲:指北山的边缘地带,冷泉亭所在的位置。
- 曾见雌雄共引儿:曾经看到两只鸟儿(雌鸟和雄鸟)共同带着幼鸟(幼虫)飞翔。这个景象非常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力。
- 惯听山僧朝说法:经常听到山中的和尚在早晨讲经说法,这体现了人们对宗教和修行的重视。
- 能随木客夜吟诗:能随着木客(可能是一位隐士或者诗人)在夜晚吟咏诗歌,展现了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与切磋。
- 松坡日暖人游后:在温暖的阳光下,人们在松树的斜坡上游玩之后离去,描绘了一幅人们享受自然美景、放松身心的画面。
- 蕙帐风寒鹤怨时:用蕙草编成的帐子,在寒冷的风中显得格外凄凉,而寒鸦的叫声似乎在表达对这种凄凉的感受。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季节更替、万物生长的变迁。
- 惆怅遗音无处觅:感到遗憾,因为美好的事物已经消失,无法再找到它们的痕迹了。这表达了一种失落和遗憾的情绪。
- 竹鸡啼老野棠枝:竹鸡在老去的野棠树枝上啼叫,这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时间的无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西湖八景之一的冷泉亭为背景,通过对冷泉亭周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传达了他对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