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飞锡处,来去即虚空。
金沙随地涌,碧海与天通。
凭高惟鸟道,直下是龙宫。
瀑飞寒涧雨,松挟夜涛风。
度岭三山鹤,横天万里虹。
望中秋色远,浩气入无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如下:
送僧游补陀
上人飞锡处,来去即虚空。金沙随地涌,碧海与天通。
凭高惟鸟道,直下是龙宫。瀑飞寒涧雨,松挟夜涛风。
度岭三山鹤,横天万里虹。望中秋色远,浩气入无穷。
释义:
- 上人飞锡处,来去即虚空。这里的“上人”指的是僧人,“飞锡”是指僧人骑着锡杖(一种佛教法器)飞行。“来去即虚空”意味着僧人的来去就像虚空一样,不受拘束。
- 金沙随地涌,碧海与天通。这里描述的是沙漠和大海的景象。”金沙”指沙漠中的沙子,”碧海”指大海的颜色,”与天通”表示大海与天空相连。
- 凭高惟鸟道,直下是龙宫。这里的“鸟道”比喻山路陡峭曲折,如同鸟巢在高空中盘旋。“龙宫”则是神话传说中的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瀑布或山峰的壮丽景象。
- 瀑飞寒涧雨,松挟夜涛风。这里的“瀑”指的是瀑布,“寒涧雨”和“夜涛风”分别描述了瀑布下的寒冷涧水和夜晚呼啸的海浪声。
- 度岭三山鹤,横天万里虹。这里的“岭”指的是山岭,“三山”可能指的是中国的某个山脉,“万里虹”则是指彩虹横跨天际的景象。
- 望中秋色远,浩气入无穷。这里的“中秋色”指的是秋天的景色,“浩气入无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寓意着他的诗歌才华和精神境界像秋天的阳光一样永恒而深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山水诗。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沙漠、大海、山峰、瀑布、涧水等自然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这些景观,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意境,如“金沙随地涌,碧海与天通”表现了自然的辽阔与壮美;“瀑飞寒涧雨,松挟夜涛风”则描绘了自然景观中的动态美。此外,诗人还通过“度岭三山鹤,横天万里虹”等意象,展现了自己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深度,展现了李白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