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翠入虚幌,纷披散回飙。
非烟还翳翳,不雨亦潇潇。
朝光凝竹简,晚色借山瓢。
试从明处见,复讶暗中消。
尚拟题名姓,因诗寄廓寥。

分绿轩

凉翠入虚幌,纷披散回飙。

非烟还翳翳,不雨亦潇潇。

朝光凝竹简,晚色借山瓢。

试从明处见,复讶暗中消。

尚拟题名姓,因诗寄廓寥。

注释:

分绿轩:分绿是指绿色被分开。此指诗人在轩窗中观赏的景色。轩:楼台。幌,窗户。纷披散回飙:形容风力强劲。纷纷飘扬。

非烟还翳翳:不是像烟雾那样朦胧。翳翳,模糊。

不雨亦潇潇:即使是下雨天,也有雨后清新凉爽的气息。潇潇:形容风雨声。

朝光凝竹简:晨光透过竹简投下的影子,形象地写出了光线斜射到竹叶上的情景。

晚色借山瓢:晚霞映照在山间的瓢谷里,色彩斑斓、层次分明。借用山瓢来描绘晚霞的美丽画面。

试从明处见,复讶暗中消:试着从明亮的方向看,但暗处也能看到它。突然又觉得暗中消失了。

尚拟题名姓,因诗寄廓寥:还想为这个轩命名,用诗歌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欣赏美景时所写,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首句“分绿轩”直接点明诗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他站在轩窗前,欣赏着窗外的风景,心中充满了欣喜与激动。接着,诗人开始描绘眼前的景色。

“凉翠入虚幌,纷披散回飙。”这两句诗描绘了清风拂过,使得翠绿的树叶轻轻摇曳,仿佛要飘入轩内的景象。这里的“凉翠”和“纷披散回飙”都表现出了风的力量和美丽。

诗人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又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天晴时,阳光透过竹叶投射下来的样子。“非烟还翳翳,不雨亦潇潇。”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又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眼光。

诗人又转向傍晚时分,观察晚霞映照在山间的景象。“朝光凝竹简,晚色借山瓢。”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夕阳的余晖,又展现了晚霞的美丽色彩。

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形容词,将大自然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他也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