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砚临清池,爱此鸲眼明。
今晨无俗事,试墨写黄庭。
扫地树阴午,超然有馀清。
因之悟玄牝,可以保长生。
注释:
- 洗砚临清池,爱此鸲眼明。
- 今晨无俗事,试墨写黄庭。
- 扫地树阴午,超然有馀清。
- 因之悟玄牝,可以保长生。
赏析:
东园漫兴十二首的第十二首是一首描绘作者清晨无事,拿起毛笔在黄庭上挥洒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写清晨的宁静、写作的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人生和修行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和追求。
诗中的“洗砚临清池,爱此鸲眼明”描绘了作者早晨起床后的情景。诗人选择了一个宁静的清晨,将砚台放入清澈的水池中清洗,然后欣赏砚台上那只鸲鹆的眼睛。这个动作象征着净化和净化心灵的过程,而鸲鹆的眼睛则代表了明亮和智慧。这里的关键点在于“爱此”,表示作者对这只鸲鹆眼睛的喜爱,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追求。
“今晨无俗事,试墨写黄庭”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清晨无事的情况下,拿起毛笔在黄庭上挥洒的情形。黄庭指的是道家修炼的重要部位,也是道教修炼中的重要象征之一。这里的动作不仅代表了书写,也代表了对道家哲学的实践和探索。作者通过这样的行为,传达了自己的修行理念和生活态度。
第三,“扫地树阴午,超然有馀清”则是描绘了作者下午时分的场景。他放下手中的毛笔,打扫庭院,享受着树荫带来的凉爽。这个动作象征着放下世俗的欲望和烦恼,回归自然和平静的生活。这里的关键词是“超然”,表示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因之悟玄牝,可以保长生”是整首诗的总结部分。诗人在经历了清晨的冥想和下午的休息之后,有所领悟,认为可以通过理解并实践道家的玄牝之道,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这里的关键词是“悟”,表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东园漫兴十二首》的第十二首通过对清晨、书写、庭院休息等场景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道家哲学的追求。同时,诗中的关键词“爱此”、“超然”、“悟”等,也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