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百尺桐,乃在南山岑。
朝阳生其颠,上有五色禽。
昔闻有虞氏,斲为太古琴。
一弹南风操,可以涤烦襟。
如何千载下,筝笛贵哇淫。
引领望苍梧,悠悠白云深。
青青百尺桐,乃在南山岑。
朝阳生其颠,上有五色禽。
昔闻有虞氏,斲为太古琴。
一弹南风操,可以涤烦襟。
如何千载下,筝笛贵哇淫。
引领望苍梧,悠悠白云深。
【注释】
- 青翠的百尺桐树,生长在南山的高峻山岭上。
- 早晨的阳光照耀着它的顶端,那里栖息着五彩斑斓的鸟儿。
- 曾经听说古代有虞氏用这棵树做琴,弹奏出美妙的乐音。
- 演奏时,可以洗涤心中的烦闷和烦恼。
- 然而,如今千年过去了,只有筝与笛声更加淫靡迷人了。
- 我抬头望向远方的苍梧山,只见那里的白云悠悠地飘荡。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寓言诗。它通过描绘南山上的一棵桐树及其上的鸟儿,以及古人用这棵桐木制作琴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艺术的怀念之情。
首句“青青百尺桐,乃在南山岑”描述了桐树的生长环境和地理位置。接着,第二句“朝阳生其颠,上有五色禽”,描绘了晨曦中,那棵高耸入云的桐树上栖息着五彩斑斓的鸟儿。这些鸟儿象征着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和美丽的自然景象。
第三句“昔闻有虞氏,斲为太古琴”,则是回忆古代有虞氏制作琴的情景。这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化和艺术的向往和怀念之情。
第四句“一弹南风操,可以涤烦襟”,表达了诗人在演奏南风操时,心境变得宁静、轻松。这种情感的转变,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中烦恼和压力的一种超脱和释放。
第五句“如何千载下,筝笛贵哇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今人们追求繁华、喧嚣和娱乐的生活方式的一种讽刺和批评。他认为那些只注重物质享受、不重视精神文化生活的人,就像那只会吹奏筝笛、却无法真正理解音乐之美的庸俗之人。
最后一句“引领望苍梧,悠悠白云深”,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自由、独立和精神追求的渴望。他希望像那悠远、深邃的白云一样,保持自己的独立和自由,不被世俗所束缚。
这首诗通过对南山上的一棵桐树及其上的鸟儿的描述,以及对古代文化和艺术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宁静和自由的向往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现代社会中人们追逐繁华、喧嚣和娱乐生活方式的一种批判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