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太守白接䍠,襄阳儿唱白铜鞮。
今朝载酒向何处,言往习家池上去。
醉春日,歌春风。
马上归,花正红。
注释:
襄阳太守白接䍠,襄阳儿唱白铜鞮。
今朝载酒向何处,言往习家池上去。
醉春日,歌春风。
马上归,花正红。
译文:
襄阳太守白接䍠,襄阳儿唱白铜鞮。
今天带着美酒去何处,说是要去习家池上。
喝醉后春天日,唱歌春风。
骑马回来,花儿正红。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时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长安时结识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的家乡就在襄阳,他准备去襄阳探望朋友。临行前,诗人写下了此诗赠别。
首句“襄阳太守白接䍠”是说襄阳的太守姓白名接䍠;第二句“襄阳儿唱白铜鞮”,是说他的襄阳儿(即他的侄子)正在唱着襄阳的歌曲《白铜鞮》。
第三、四句写诗人要和朋友一同到习家池游玩。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习家池,这是晋代著名文学家左思的故乡,左思曾在《三都赋》中描述过习家池的美丽风光,所以习家池就成了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二是“洛阳园”、“东武阳”(均在今山东)等地,都是古代诗人的游赏之地。这两个地方的景物,在这里都暗指了习家池。“言往”二字表明诗人和友人是在谈论即将到来的游览。“言往”二字既表明了诗人将要与朋友一起出游,也暗示了诗人对这次出游的期待。
五、六句描写了他们游览的情景。“醉春日”一句是说他们在春天的阳光下畅饮,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歌春风”一句则是形容他们在欣赏美景时所感受到的那种愉悦的心情。
最后两句则是对整个游览过程的总结。“马上归”一句描绘了他们骑马回家的场景;而“花正红”一句则描绘了回家路上所见的美景。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他们的游览经历,也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