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上干霄,幽人野望遥。
澹云清晓树,疏雨绿春苗。
天阔前朝寺,风多隔浦桥。
心期竟何托,钟磬日萧萧。

即事

小阁上凌空,幽人野望遥。

澹云清晓树,疏雨绿春苗。

天阔前朝寺,风多隔浦桥。

心期竟何托,钟磬日萧萧。

译文:
在小阁楼上直冲云霄,远离尘嚣的隐士在遥远的山野中眺望远方。清晨的薄雾缭绕着树林,细雨滋润着新发的春苗。天空宽广辽阔,昔日寺庙依稀可见;风声阵阵,似乎能吹过隔岸的桥梁。心中的期许究竟要寄托何处?每天只听见钟磬声在耳边回荡,发出悠扬的哀鸣。

注释:

  1. 即事:描述眼前所见之景或所思之事。
  2. 小阁:指小楼或阁楼。
  3. 干霄:形容极高、极远。
  4. 幽人:指隐居者,远离世俗的人士。
  5. 遥:遥远。
  6. 澹云:清淡的云彩,通常指轻飘浮动的云朵。
  7. 清晓:早晨。
  8. 疏雨:稀疏的小雨。
  9. 疏雨绿春苗:春苗在细雨中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10. 天阔:天际开阔。
  11. 前朝:过去的朝代。
  12. 寺:古时候建于山林中的佛寺,这里泛指古老的寺庙。
  13. 风多:风较大。
  14. 隔浦桥:两岸之间有水流的地方,常建石桥以便于人们往来通行。
  15. 心期:心中的愿望、期望。
  16. 竞何托:究竟要寄托在哪里。
  17. 日萧萧:每日都如此,表示时间流逝的不停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卷,展现了隐逸之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首句“小阁上干霄”设定了场景的背景,小阁楼高耸入云霄,象征着隐士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四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和隐士的情感体验,如“疏雨绿春苗”表达了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天阔前朝寺”和“风多隔浦桥”展现了诗人对古老寺庙和自然景色的怀念。最后两句“心期竟何托,钟磬日萧萧”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孤独,他不知道自己的心愿应该寄托在何处,只能听到钟磬声在耳边回荡,发出悠扬的哀鸣。整首诗情感细腻而深沉,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