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道寻春好,兼之出郭幽。
林塘三月暮,休沐几人游。
树树阴初合,溪溪澹不流。
从来耽野趣,即此是沧洲。
【解析】
此诗是写春天郊游之趣。全诗八句,前两句为第一层,写春游的愉快心情;后六句为第二层,写春游的所见、所闻、所感。
“同公亮敬承茂仁郊游”:和公亮一起恭恭敬敬地接受茂仁的郊游邀请。“茂仁”指王旦(957—1022),宋真宗时宰相,封晋国公。他为人忠厚,有才学,曾作《郊行》一诗,诗云:“春光明媚日,花木正扶疏。山静鸟声绝,水明鱼跃渠。”可见作者与王旦的关系非一般。“共道寻春好”,点出“郊游”的主题,说明郊游的原因是为了欣赏春景,抒发对春天的喜悦之情。
“兼之出郭幽”,“幽”意为偏僻。出郭,即从城邑中走出郊外。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城外郊游,更显得幽静迷人。
“林塘三月暮,休沐几人游。”“林塘”即林间之塘。“三月暮”指暮春时节。“休沐”指官员休假沐浴。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这暮春三月的一天里,到郊外去游玩的人很多。
“树树阴初合,溪溪澹不流。“两句的意思是说,每棵树木的树荫刚刚交会在一起,每条小溪的水波也不怎么流动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春天的景色多么美啊!
“从来耽野趣,即此是沧洲。”“从来”指以前。“沧洲”即沧浪,这里泛指水边或河边。这句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就爱好大自然的情趣,现在在这里就是真正的江南景色了。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郊游的情景。首联先表明自己与同僚王旦一起到郊外去游览,这是郊游的缘由。颔联进一步描写郊游时的愉快心情。颈联再写郊游所看到的景色。末联则写出了郊游的感受,表达了自己爱好大自然的情趣,并认为这里就是真正的江南景色了。全诗写景如画,抒情真切,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