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三千里,飞帆一夜还。
生憎卫河水,十步九成湾。

愿得三千里,飞帆一夜还。
生憎卫河水,十步九成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行的期望和对沿途风光的热爱之情。首句“愿得三千里”表达了诗人渴望远行的强烈愿望,而“飞帆一夜还”则展示了其对速度的追求和对旅途平安的祝愿。然而,接下来的两句“生憎卫河水,十步九成湾”却揭示了旅途中不尽如人意的一面,卫河的水流湍急,让诗人感到十分不便,这反映出旅途的艰辛和挑战。整首诗通过对比、抒情与叙事的手法,展示了诗人对旅途的复杂感受,既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也有对路途艰辛的无奈与感慨。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这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译文:

愿能航越三千里水路,疾风破浪一夜返回。
讨厌那卫水的波涛汹涌,每走十步就有九次湾回。

注释:

  1. “愿得三千里”:希望航行到三千里的外。
  2. “生憎卫河水”:对卫河水的厌恶。
  3. “十步九成湾”:形容卫河水流湍急,难以顺利航行,十步之内有九次要改变方向或绕行。
  4. “卫河”:黄河在河南省北部的一条支流。
  5. “波涛汹涌”:形容水势浩大且动荡不安。
  6. “疾风破浪”:喻指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7. “无谓”:不值得。
  8. “感叹号”:强调诗人的情感强度。
  9. “不识何者为亲庐”:不知道何处是自己的家。
  10. “重阳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农历九月九日。
  11. “枯木”:可能是杜荀鹤的朋友或同僚。
  12. “枯木”:可能指的是杜荀鹤本人。
  13. “文”:可能是某个人的笔名。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远行旅途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知的向往和期待,又有对途中困难的担忧和不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自然和社会的感悟中,使得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