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之山兮颍之阳,箕之人兮濯沧浪。
彼何人兮牵牛,吾洗耳兮徜徉。

箕山操

箕山(在颍水之阳)啊颍水之阳,箕子(周武王的叔父)的人啊洗清那污秽。

那何人兮牵牛啊我洗耳啊徜徉。

注释:箕山:指颖水之南的箕山,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箕国(箕国都城在今天的河南固始一带)的所在。颍水:古水名,发源于太行山西麓,流经河南、安徽两省,在颍上县注入淮河。箕子:姬姓,名为旦,字子牙,商朝末年的著名贤士。他是纣王的叔父,因劝谏纣王不要荒淫无道而被杀,被贬到箕山居住。濯沧浪:指清洗污垢。牵牛:比喻受到屈辱。洗耳:洗去耳朵上的尘垢,比喻远离世俗的纷扰。徜徉:悠闲自得。

赏析:这首诗以箕山为背景,描绘了箕子受辱后远离世俗纷扰,在箕山之南洗涤心灵,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中通过箕子的形象和行动,表达了诗人追求高尚品德和精神境界的愿望。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忠臣的误解和排斥,以及人们对待异己的偏见和歧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