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屋多丛树,蛩声入晓窗。
此时心似水,残月照明缸。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夜的诗。首句“绕屋多丛树”,写屋外之景,为全诗定下秋夜凄清、萧瑟的基调;二句“蛩声入晓窗”,写室内之景,由室外转到室内,以声音的变化来渲染气氛,表现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三句“此时心似水”,写诗人心境,用比喻手法将诗人此时的心情比作流水,既形象生动又贴切地反映了诗人的孤高自赏,也暗寓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最后一句“残月照明缸”,写环境,残月照在明净如洗的水缸上,映出一片清辉,与前句“此时心似水”相呼应。
【答案】
译文:屋外环绕着许多丛丛大树,蟋蟀的叫声传进清晨的窗户。此时此刻,我的心就像流水一样平静。残月照着明亮的水缸,照亮了我孤寂的心灵。注释:杂题:不拘形式的诗。其三:第三首诗。绕屋多丛树:环绕屋外的树木很多。蛩声入晓窗:蟋蟀在晨曦中发出鸣叫。心似水:心像流水一样平静。残月:指残存的月亮。照明缸:照亮水缸。赏析:此诗是一首写深秋夜晚的诗。诗中没有直接描写景物,而是通过“绕屋多丛树”“蛩声入晓窗”“心似水”“残月照明缸”等意象来营造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诗的前两句写屋外之景,为后两句写诗人的内心做铺垫。“绕屋多丛树”写院落四周树木茂盛,“蛩声入晓窗”则是说蟋蟀的鸣叫声随着曙光而进入幽静的居室。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环境的静谧,为后面表达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做了准备。“此时心似水”一句承上启下,既是对“绕屋多丛树”“蛩声入晓窗”景象的概括总结,又是对“残月照明缸”景象的铺垫,同时更深化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残月”二字不仅写出了残月的特征,而且点染出了整个夜景,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宁静,从而突出了诗人的孤寂。“照明缸”则暗示出诗人的孤独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