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皇邑,戢戢王基。
亢阳肆烈,下民其咨。
天子有德,百僚师师。
奏假且严,受于神祗。
霖雨既降,百物咸熙。
鞠哉之咏,媲美周诗。
【解析】
题干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以及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句从手法、表现力等方面展开分析。
(1)“赫赫皇邑”四句,描写天子都城之盛,写天子都城的气象,气势宏伟,威严肃穆,突出了天子的权威与威严,也表达了作者对君主的颂扬之情。这四句话中,“赫赫”、“戢戢”两个形容词用得十分形象传神,把都城的气势写得淋漓尽致。“亢阳肆烈”,指骄阳当空,天气炎热;“下民其咨”,“下民”指的是普通老百姓;“天子有德,百僚师师”,指天子有仁德,百官都敬重他;“奏假且严”,“奏假”指祭祀;“受于神祗”,指在神灵面前献上祭品;“霖雨既降,百物咸熙”,“霖雨”指连绵的雨水,“百物咸熙”意思是各种草木都欣欣向荣。
(2)“鞠哉之咏,媲美周诗”两句,意思是这首诗的意境之美可以与《诗经》相提并论。诗人将此诗比作《诗经》,表明了他对诗歌艺术成就的高度赞扬。《诗经·小雅·鹿鸣》中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心忡忡,念我土宇,我疆田卒植,亦歌南风。”这首诗的意境之美可以与“百物咸熙”相提并论。
(3)最后四句,以景结情,情景交融。前四句是写雨后百物生长的情景,这是实写;后四句是以百物皆生的美好景象来比喻周文王德行的广大和深厚。“百物咸熙”是全篇的中心意象,是全篇的主旨所在,是全篇的总结概括。
【答案】
(1)“赫赫皇邑”,形容都城雄伟壮丽;“戢戢王基”,形容都城基业巩固; “亢阳肆烈”,描绘出酷热的夏季,骄阳高照的景象; “下民其咨”,百姓们感到忧愁苦闷;
(2)“天子有德,百僚师师”,指天子有仁德,百官都敬重他; “奏假且严”,指祭祀; “受于神祗”,指在神灵面前献上祭品; “霖雨既降,百物咸熙”,指连绵的雨水降落下来,各种草木都欣欣向荣;
(3)“鞠哉之咏,媲美周诗”,意思是这首诗的意境之美可以与《诗经》相提并论; “百物咸熙”,意思是各种草木都欣欣向荣; 以景结情,情景交融。前四句是写雨后百物生长的情景,这是实写;后四句是以百物皆生的美好景象来比喻周文王德行的广大和深厚。“百物咸熙”是全篇的中心意象,是全篇的主旨所在,是全篇的总结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