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予牧大梁,庠序多俊民。
峨冠列广座,雅论何彬彬。
思慕信陵义,密尔申交亲。
输心誓白日,永怀越千春。
惊风西北起,奄忽暗流尘。
巾车一何迫,泣别长河滨。
生死忽乖隔,泪下沾衣绅。
【注释】
1.牧大梁:在今河南开封。
2.庠序(xiángshǔ):古代学校名,即太学。
3.峨冠列广座:形容儒生们头戴高冠,排列在宽敞的座席上。
4.雅论何彬彬:高雅的言论是多么文雅啊。
5.信陵义:指魏公子信陵君的义气。
6.密尔申交亲:你与我多么亲密地交往。
7.白日:指忠贞不渝、始终不渝。
8.越:超越。
9.惊风西北起:急风刮起,吹得尘土飞扬。
10.奄忽:突然、忽然的样子。
11.巾车:古时一种有篷的车辆,供乘者遮头和御寒。
12.泣别长河滨:离别时泪水洒在黄河之滨。
【译文】
我当年曾到大梁做地方长官,那里的士人中有才学的很多。他们头戴高冠,坐在宽敞的席位上,谈论起来高雅而文雅,令人感到彬彬有礼。想起魏公子信陵君的义薄云天,我们之间多么亲密地交往!我向你倾吐了忠诚之心,誓言要忠心耿耿,永不改变。然而,时光飞逝,转眼已经过了一千年!如今你却因急风而起的尘埃,匆匆离去长河之滨。生死相隔,恍如隔世,我不禁泪流满面,衣襟沾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李川甫的赠答之作。前两首写送别时的心情和对朋友的眷恋情深,第三首写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末两句表达自己思念友人之情至深。
全诗共八句,可以分为三层意思。第一层(前四句),写诗人与李川甫分别时的感慨。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诗人与李川甫的交情以及诗人对李川甫的眷恋之情。第三层(最后四句),写对李川甫的思念之情。
诗的前四句“昔予牧大梁,庠序多俊民。峨冠列广座,雅论何彬彬。”是说,从前我任大梁县令时,那里的士人都很有才华。他们在宽敞的座位上议论起来文雅而有趣。诗人回忆过去在大梁任职时与士人的交往,对他们的才华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表示赞赏。“思慕”二句“思慕信陵义,密尔申交亲”,是说,我非常钦佩信陵君的义气,与你如此亲密交往。“输心誓白日,永怀越千春。”是说,我将我的心交付给你,希望我们的友情能像日月一样永远不变。“惊风西北起”四句,是说急风从西北刮来,吹得尘土飞扬。诗人感叹人生短暂,不能久留,表达了他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诗的后四句“巾车一何迫,泣别长河滨。”是写诗人告别友人时的情景。“生死忽乖隔,泪下沾衣绅。”是说,生死之际突然分离,我的眼泪滴在衣襟上。诗人通过这四句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及依依惜别之情。
此诗以叙事为主,但感情深沉真挚,语言简练含蓄,耐人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