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湖教法胡安定,汉代醇儒董仲舒。
组绣空文麾旧习,虚无高论大新书。
【注释】:
胡安定:胡瑗,字翼之,北宋苏州吴县人。他是宋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政治家,曾任湖州、杭州、睦州等地的教授官。他的教学思想以“教之以政”,即政治与道德并重为主,主张“明体达用”,即要弄清儒家经典的道理,还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去。苏轼在杭州任太守时,曾聘请他为学官,教学生学习《周易》。
组绣空文麾旧习:意思是说胡瑗的教学方法是以儒家经典为依据,而不是像一些迂腐的儒生一样,只注重形式上的空谈。
虚无高论大新书:“虚无”一词在这里是形容胡瑗的思想观念,他认为儒家经典中包含许多深奥的理论,需要我们去理解和领会。而”大新书”则是指他对儒家经典的新的诠释和理解。
【赏析】:
这是一首赞扬苏湖学派创始人胡安定的诗,其中蕴含着深深的敬仰之情。
首句“苏湖教法胡安定”直接点明了主题,即赞扬胡安定的教学法。胡安定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和政治家,他在杭州、湖州、睦州等地担任过教授官,他的教学思想以“教之以政”,即政治与道德并重为主,主张“明体达用”,即要弄清儒家经典的道理,还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去。
第二句“汉代醇儒董仲舒”,则是对胡安定的一种高度的评价。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儒家学者,他的学说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苏轼在这里提到董仲舒,是对胡安定的一种比喻,意味着胡安定的学问深厚,达到了古代儒家学者的水平。
第三句“组绣空文麾旧习”,则是在赞赏胡安定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对那些迂腐的儒生表示了不满。这句话中的“组绣”指的是精致的刺绣工艺,而“空文”则是指那些空洞而无实际意义的议论。苏轼认为,这些空洞无物的议论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而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
最后一句“虚无高论大新书”,则进一步表达了对胡安定思想的赞同。这里的“虚无”一词是用来形容胡安定的思想观念的,他认为儒家经典中包含许多深奥的理论,需要我们去理解和领会。而“大新书”则是指他对儒家经典的新的诠释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胡安定的赞美和对其他儒生的批评,展现了苏轼对于教育和儒学的深刻理解。他不仅关注于知识的传授,更关心的是知识如何应用于实际的政治生活中,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同时,他也强调了对儒家经典的深入理解和领会,这种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