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观风地,青山五马庄。
荒庐依大冢,乌鸟泣衰杨。
孝子人伦重,高贤世绪昌。
磨崖传故事,林壑借馀光。
【注】唐孝子:指东汉时,庐江郡山阳县人严光(字子陵),隐居于富春江畔的富春江上,后出仕为谏议大夫。入金盆山访唐孝子 其二:在秋日游览风观之地——金盆山,发现五马庄,看到荒废的小屋依傍在高大的坟墓旁边,鸟儿在枯杨下悲鸣啼哭。
注释:秋日:指秋季;观风地:指风景优美的地方;青山:指山色青葱;五马庄:即五马山,因山上有五座山峰而得名;荒庐:指破败的房屋或草棚;大冢:指高大的坟墓;乌鸟:指乌鸦;衰杨:指枯萎的杨柳;孝子:指孝顺的儿子;人伦:指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行为规范;高贤:指道德高尚的人;世绪:指世代相传的美名;磨崖:刻石,指在石头上刻字;传故事:指传播着关于唐孝子严光的故事;林壑:指山林和山沟;借馀光:指借助余晖。译文:秋季的时候游览风光优美的地区,发现五马山,看到荒废的茅屋依傍在高大的坟墓旁,乌鸦在枯杨下悲鸣啼哭。唐孝子严光是孝顺的儿子,他重视道德规范,崇尚道德高尚的品行。他在世时,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事情和事迹,他的名声被世人所景仰,流传至今。他在死后的墓地上刻下了“唐孝子”三个字,这些文字记录着关于他的故事。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人们,让人们在困难时期也能够坚持下去,继续努力。赏析:这是一首赞美唐孝子严光的诗。首两句描述了作者在金盆山寻找唐孝子的场景。作者在秋天游览风光优美的地区,发现了五马山。这里的五马山指的是五座山峰相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观。在五马山的脚下,一座破败的茅屋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它的主人就是著名的唐孝子——严光。这座茅屋的存在,让作者不禁想起了唐孝子的高尚品质。接下来的句子,作者进一步描绘了严光的生活环境。在荒废的茅屋旁边,有一棵高大的坟墓。这棵坟墓见证了严光一生的传奇经历。乌鸦在树上哀鸣,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对严光的敬佩之情。他认为,严光不仅是一位道德高尚的人,还是一位有着远见卓识的人。他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因此在面对困境时,他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自己的原则。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作者也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他认为,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忆,更是对未来的启示。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历史,尊重历史,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