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飞处碧山浓,聊屈东回第几峰。
古木林深无虎豹,清潭泉涌有蛟龙。
樯帆已逐春光尽,石髓还容俗客逢。
解组期来住兰若,为君沿涧种青松。

这首诗是诗人在初夏游龙泉寺时写下的,描绘了龙泉寺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下面逐句解释:

初夏游龙泉寺(译文)

初夏时节,我来到龙泉寺游览,欣赏这里的美景。

注释:初夏是指初春至初秋的这段时间,此时天气渐暖,花草开始繁茂。龙泉寺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白云飞处碧山浓(译文)

白云飘荡的地方,碧绿的山峦更加浓郁。

注释:“飞”字在这里形容白云在空中飘动的景象,“浓”字则是形容山峦的颜色和密度。

聊屈东回第几峰(译文)

这里暂且称东面的群峰为第几峰吧。

注释:这里的“聊屈”是诗人临时起意的说法,表示对山峰的一种随意称呼。”第几峰”则是诗人对龙泉寺周围山脉的一种评价或者分类。

古木林深无虎豹(译文)

树林深处,古木参天,没有猛兽出没,只有清泉潺潺。

注释:这两句诗描述了龙泉寺周边密林的环境,树木高大茂密,没有危险的生物出现,只有泉水清澈流淌的场景。

清潭泉涌有蛟龙(译文)

清潭泉水涌动,仿佛蛟龙在水中游动。

注释:“清潭”指的是清澈见底的泉水,“泉涌”则形容泉水不断涌出。“有蛟龙”则是将水中的鱼比作蛟龙,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水景。

樯帆已逐春光尽(译文)

已经离开水面的船帆,随着春天的脚步渐渐消失。

注释:这里的“樯帆”指的是船上的帆,“逐春光”则是指船随春天的到来而移动或离去。

石髓还容俗客逢(译文)

石头上的孔洞,依然能容纳世俗之人来访。

注释:“石髓”指的是石头中的孔洞,“容俗客”则是指这些石头上还能容纳着来此观光的客人。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诗人游览龙泉寺的经历,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佛教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具生动性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