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生岱岳顶,秀结鲁城阴。
仰止嗟环辙,千秋万古心。
【解析】
“岱岳”是泰山,“环辙”是车轮留下的环形轨迹。岱宗的秀气结在鲁城的山阴,仰望着车轮留下的轨迹,感叹千秋万古的心事。
【答案】
译文:泰山顶上云生时,鲁城的山峰显得格外娇美。仰视那轮转的车轮留下的遗迹,不禁感慨万千。
云生岱岳顶,秀结鲁城阴。
仰止嗟环辙,千秋万古心。
【解析】
“岱岳”是泰山,“环辙”是车轮留下的环形轨迹。岱宗的秀气结在鲁城的山阴,仰望着车轮留下的轨迹,感叹千秋万古的心事。
【答案】
译文:泰山顶上云生时,鲁城的山峰显得格外娇美。仰视那轮转的车轮留下的遗迹,不禁感慨万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江载月图,展现了江上美景和作者的感慨之情。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层解析: 1. 月出大江平,仙舟上国行。(注释:月亮从大江升起,照亮了江面,仿佛一艘仙舟在祖国的大地上行驶) - “月出大江平”描绘了夜晚江面上的景象,月亮从江中升起,将整个江面照得一片明亮,形成了一个平静的画面。“仙舟上国行”则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好像那艘仙舟在祖国的大地上行驶
【注释】 (1)稚圭:指钱世恩(字稚圭),明朝官员。 (2)侍闱:侍候皇帝左右。 (3)云浮地、月傍梯:形容海上的云雾缭绕,山上的月色倒映在山道之上。 (4)预知篇翰富:预先知道文章写得好。 (5)双从锦囊奚:意思是说钱世恩的文章就像锦囊里的珍宝一样珍贵。 【赏析】 此诗是诗人向朝廷推荐的一首应制诗。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对友人钱世恩的赞美之情。 首句“问道趋东鲁”
【注释】 东州:指山东。棠树:即棠梨,落叶乔木。又剖:剖解、剖开。越南鱼:泛指南越地区的鱼类。 衡潭:指衡山的深潭或南岳的洞庭湖。 星文:指星象。翼轸:二十八宿之一。余:指剩余。 长才:长远的能力或才干。须:需要。历试:经历、实践检验。 贺宁居:祝愿安宁地居住。 侏㒧子:矮小的人。循山候隼旟:顺山而望,等待飞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首联写诗人对张元之的祝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张信卿》。全诗如下: 短亭官柳下,长路酒杯前。 待解薰风缆,频回落日鞭。 龚黄新宠命,梁宋古山川。 去去应传得,歌谣满日边。 诗句注释: 1. 短亭:指驿站的小亭子。官柳:指官府种植的柳树。 2. 长路:指漫长的旅途。酒杯前:形容旅途中饮酒作乐的心情。 3. 待解:等待解开。薰风:春风。缆:缆船索,用来系船的工具。 4. 频落:频频落下。落日鞭:指夕阳下的马鞭。 5
姚平夫挽诗 完节非今日,清心自昔年。 由来孤竹操,不逐艳阳迁。 旅殡烦僚友,归装富简编。 尚馀潜德在,合并鲁男传。 注释: 1. 完节非今日:完节指保持自己的节操不受外界影响,非今日表示不是今天的事情。2. 清心自昔年:清心指保持内心的清净,自昔年表示从很久以前开始就是这样。3. 由来孤竹操:孤竹操是指古代一种以孤独坚韧、清高自守为特点的操守或品德。4. 不逐艳阳迁:艳阳指的是阳光明媚
注释: 长材宜德选,望邑丽神州。 ——长材应该选择有德行的人,美好的郡县像锦绣的神州。 黄甲非身贵,青箱本国谋。 ——虽然黄甲不是自身显贵的标志,但青箱是治理国家的策略。 弦歌深里巷,雨露足田畴。 ——在乡村里,人们唱着歌谣,雨水和阳光充足,滋润了田野。 矫首西山月,清光夜夜秋。 ——仰望西山上明亮的月光,清辉洒满整个秋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刘宗哲时所写
诗句如下: 为觅董仙家,春山满杏花。 朝阳三亩地,返照一林霞。 厚德初乡里,幽栖几岁华。 长生容我问,应不在丹砂。 注释 1. 为觅董仙家: 寻找名叫董仙的隐士或高人。 2. 春山满杏花: 春天时,满是杏花的山景。 3. 朝阳三亩地: 形容太阳照耀的面积广阔如同三亩地那么大。 4. 返照一林霞: 夕阳映照在山林间如彩霞般绚丽。 5. 厚德初乡里: 以深厚的德行开始在家乡的生活。 6
【注释】 极目襄垣道:远眺襄垣路。襄垣,地名,在今河北邢台市。 萧萧落叶秋:秋风萧瑟,一片落叶飘零,形容秋天凄凉的景色。 人犹避骢马:人们都在躲避那一匹青色的骏马,指代朝廷中的权贵。 梦已隔丹丘:梦已经隔着仙境的丹丘山了。 比穴看明镜:对着洞穴里的镜子看自己,比喻自寻短见或自相残杀。 同归想玉楼:一同回到那华丽的玉楼上。这里指死后灵魂归宿之所。 馀芳知未歇:余香的气息还未曾消散。 孙子在瀛洲
华听竹挽诗 好在延祥竹,秋风日日情。 幽人不复到,虚节为谁清。 干蛊名无愧,贻谋事有成。 乡邦听舆论,合附孝门铭。 注释:好的是这延祥竹,每至秋风便让人倍感亲切。但隐居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了,这竹子的空节又是为了谁而显得格外清高?我虽不学道,但我对此事毫无愧疚,我的遗训和计划都已经完成。我们家乡的人们一定会听到我们的议论,我们应该将我们的名字刻在《孝门铭》上。赏析:本诗首联“好在延祥竹,秋风日日情”
【注释】 共惜春红好,谁看晚翠深。 涧边长郁郁,霜后独森森。 秾冶非吾事,幽贞回此心。 山中有园绮,垂白更相寻。 【赏析】 这首小诗是作者对晚景的描绘。诗人以“晚翠”为题,抒发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清高自许、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首句“共惜春红好”,是对春天的描写,也是对人生易逝、年华不再的一种感慨。 第二句:“谁看晚翠深?”这是在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注释】 吕梁:山西吕梁山区。观水:指黄河。 形道体:自然形成的水流通道。 绝壁见神功:险峻的悬崖峭壁上,显现出造物者神奇的功力。 去去吾休也:我将要离去了,你也要离开吗? 危途一梦中:危险的路途就像在梦中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前二句描写吕梁观水的雄伟景色和险峻形势;后二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前途命运的忧虑。全诗语言朴实,意境雄浑苍凉,寓情于景,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注释: 南村归兴十首其五:南村的归乡之兴。 淮阴:即今江苏淮阴县,韩信的故里。 吊:凭吊,凭吊古迹。 纶(lún)钓:指垂钓。 贫难忍:生活贫困难以忍受。 王侯贵:指历史上的王侯贵族。 终:终结,结束。 江边有行客:在江边的行人。 归兴:归乡的兴致。 浓:浓烈。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南村六咏》中的第五首,描写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感慨。全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淮阴地区的景色
【注释】: 金焦览胜:在镇江北固山上。两山,金山、焦山。 【赏析】: 《南村归兴十首》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的作品。诗中以赞美北固山和金山、焦山的景色为主,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表达了他渴望重返田园、享受清闲自在生活的愿望。 “自有两山来”一句,点明北固山的地理位置。从字面上看,似乎是说自从有了这两处山峰以来,不知有多少游人经过这里。但细加品味,就会发现这并非实写
【解析】 本诗首联写诗人乘风远行,船在潞州湾外渐行渐远的情景。“利涉”语出《诗经·周南·汝坟》:“浚哲维商,万邦作孚。无怨无恶,率由群匹;受禄无丧,四方之纲。”朱熹集传:“利涉,犹言利往。”意思是说,我将要前往的地方是遥远的帝京。“利”,指顺利。“遥”,遥远。 第二联写船在潞州湾内渐行渐近的情景。“遥遥”语出《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朱熹集传:“遥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上林烟树”:指京城长安附近的上林苑的树木。上林苑在长安城西,是皇家的花园。上林烟树,即指皇家的园林。“思家千里梦,恋阙万重心”,这两句写诗人思乡之情。“千里梦”指梦中思归,“万重心”指心中忧虑重重,忧心如焚。“欲去频回首
注释: 小艇停在江岸边,钓鱼的竹竿随意地垂在水边。 既然钓不到鱼,那就回家去吧,不要在雨来的时候外出钓鱼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画面中的主体是一只小艇、一条钓鱼线以及一位垂钓者。整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生动地展现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宁静生活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刻的寓意,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