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碧水冱寒漪,云是公麟洗墨池。
祇与居人供笔砚,肯为行客鉴须眉。
辽东鹤去归华表,池底龙眠护葛陂。
留得遗基邻古寺,老僧指点索题诗。

【注释】

洗墨池:旧时指文人学士洗笔砚的水池。

云是公麟:即公麟,晋代书法家张芝的小字。

祇与居人供笔砚:衹与居人供应笔墨纸砚。

肯为行客鉴须眉:不肯为远行者提供照镜。

辽东鹤去归华表:辽东有只白鹤,后来飞往仙界去了。

池底龙眠护葛陂:池底有一条大龙,保护着葛陂。

【赏析】

《洗墨池》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对洗墨池的描写,赞美了公麟的书法造诣。

“一泓碧水冱寒漪,云是公麟洗墨池。”起句写景。这泓清碧的池水,在寒冷中结满了水草和浮萍,好像被云朵托举起来似的。这里用比喻的手法写水之清澈、洁净,暗含了对公麟高洁品格的赞美之情。

接着两句写公麟的书法造诣:“祇与居人供笔砚,肯为行客鉴须眉。”公麟的字如其人,他的字写得好,人品也好。他为人们写字作画,不图名利,只为他人服务。公麟为人正直,不为利诱,所以人们称他为“公麟”,意为正直的人。

最后两句写公麟的人格魅力:“辽东鹤去归华表,池底龙眠护葛陂。”张芝小字“辽东鹤”三字,是后人根据他的字迹而取的别号。张芝从小生活在边远地区,过着隐居生活。传说他曾经在一次打猎中误伤了一只鹤,为了表示自己的悔过之心,就把自己的小字改为“辽东鹤”。后来这只受伤的鹤又回到了它的故乡——华表,人们认为它就是那位改名字的张芝。张芝死后,人们发现他的墓中有一具石像,旁边有一个石匣,打开一看,里面装着的就是那支箭,说明张芝生前是个爱箭之人。

“池底龙眠护葛陂”一句,说的是池底一条龙守护着葛陂,使葛陂得以保存。

全诗以“洗墨池”为中心,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赞美了公麟的高洁品质和他精湛的书法技艺。诗中的公麟形象,既真实又理想化;诗中的洗墨池,既具体又抽象。诗人通过这幅图画表达了自己对这位隐士高尚品德的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