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积层翠,瑶台薄青冥。
云梯白麟下,天柱青鸾鸣。
中有泊然者,栖居读遗经。
仙人好楼居,无乃餐玉英。
交疏纳朝采,阴风肃泠泠。
托此游圣涯,谅以终馀生。
天子五云内,群髦粲盈庭。
仙姿重圭璧,束帛当见徵。
霞居越霄汉,先后森百灵。
辞抽夙所秘,赓歌答休明。
遐思古仙山,何哉为重轻。
【注释】
仙山:指天台山。积层翠:层层叠叠的翠绿。瑶台:神话中神仙所居。薄青冥:接近青冥(天空)。云梯、天柱:指仙人乘坐的白麟和青鸾。泊然者:指隐居读书的人。栖居读遗经:在山上居住而阅读《周易》。遗经:《周易》是儒家经典之一,故称之。餐玉英:指吃仙草。《庄子·逍遥游》中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里指仙人食用仙草。交疏纳朝采:交疏,指楼阁之间空隙。纳,指接受。朝采,早上采集。阴风肃泠泠:冷风凛冽。圣涯:指圣人的境界,即仙境。谅:当,将。五云内:五色云彩之中。《汉书·武帝纪》:“上还自甘泉,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一首……乃作乐如方明之曲。”五色云为祥瑞之气,所以用“五云”代指帝王。群髦粲盈庭:形容朝廷上人才济济。重圭璧:古代礼制规定天子诸侯佩带玉器,故以重圭璧比喻。束帛:指礼物。当见徵:应当被征召。徵,通“诏”,征召。
【赏析】
此诗为张隐士在天台读书时所作。诗人以瑰丽神奇的笔触描绘了天台山的秀丽景色和天台山上的楼观,同时赞美了天台山中的读书楼和读书人。
首联写山景。诗人以“仙山”起兴,描写天台山上层层叠叠的翠绿山峰。接着以神话传说来写山顶的瑶台,以及仙人乘坐的白麟和青鸾。这一联写天台山的秀美景致,也暗含对读书人的赞赏之情。
颔联写读书人的居处。诗人用“云梯”和“天柱”来形容读书人的居所,突出其高洁脱俗。这一句既写出了读书人的居处,又表现出读书人在山居中的悠然自得之情。
接下来四句主要描写读书楼。诗人用“中有泊然者”来点明读书楼的主体——读书人。“栖居读遗经”表明读书人正在专心致志地研读《周易》。最后两句则写读书人的活动内容。读书人在读书之余,还会吟咏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尾联写天台山的美景和读书人的才德。诗人以天上的五色云为喻,赞美皇帝的德行;以朝廷上的人才为喻,赞美读书人的才华。这一联既是对读书人的赞美,也是对天台山美景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