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山水日,岂为觅桃源。
倦鸟藏深树,惊鱼沉巨川。
拂波杨柳月,依岸竹林烟。
一自不知乐,浮生空惘然。

【注释】

诃林:指代山中。忆旧山二首:作者有《忆旧山》诗两首,这里选第二首。

情深山水日,岂为觅桃源。

倦鸟藏深树,惊鱼沉巨川。

拂波杨柳月,依岸竹林烟。

一自不知乐,浮生空惘然。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春在庐山所写。诗人在庐山住了两年零六个月,这是他的第二次庐山之行。诗人对这次游历,颇有感慨,写下了此诗。

首联点出“忆旧山”之题。“情深山水日”,以景起兴,抒发自己的情怀。

颔联由景转情。诗人看到鸟儿倦了便飞到树上栖息,鱼儿惊惧便潜入深渊之中,于是联想到自己与故乡山水的深厚感情,怎会想到要去寻觅桃花源呢?这里的“桃源”,即传说中的理想国,是人们避秦乱而隐居的理想之所。此处借喻诗人的故乡。尾联由物及人,抒发诗人的感慨。“拂波杨柳月”“依岸竹林烟”——这一幅幅画面,使人想起李白的名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又使诗人想起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美好的景色,都与诗人无缘观赏,只能寄寓于梦境之中;而那美丽的家乡,更是远隔万里,无法相见。所以诗人说:“一自不知乐,浮生空惘然。”

全诗以景起兴,情与景融;中间转折,意蕴深沉;末联抒情,感慨无穷。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眷念之情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生感慨,意境高远。全诗语言平实,却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