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茫烟水塞,断岸古南浔。
日落无帆影,云移有棹音。
野花明浦远,山鸟入溪深。
试问招舟子,曾闻江上吟。

译文

苍茫烟水映塞边,断壁古南浔犹存。
日落无帆影入云,云移有棹声入心。
野花明丽映远浦,山鸟入深溪自吟。
试问招舟子,曾闻江上吟?

注释

  1. 沧茫烟水:广阔而朦胧的水面上烟雾缭绕。
  2. :古代边防要塞。
  3. 断岸古南浔:指断壁残垣的旧南浔,这里代指江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渡口。
  4. 日落无帆影:太阳落下时,没有帆船的影子。
  5. 云移有棹音:天空中的云彩在移动,似乎有船桨的声音传来。
  6. 野花明浦远:远处的野花在水边显得格外明亮。
  7. 山鸟入溪深:山中的鸟儿飞入了深深的河流中。
  8. 招舟子:向摆渡人打听。
  9. 江上吟:在长江上的吟哦之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且充满诗意的江南古渡口的景象。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静谧场景中。

首句“沧茫烟水塞”用“沧茫烟水”来形容水天一色的景象,给人一种辽阔、空旷的感觉,同时也暗含了历史的沧桑感。紧接着,“断岸古南浔”则直接点明了地点——一个废弃但依旧美丽的古南浔。

第二句“日落无帆影”和第四句“云移有棹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表达了一种空寂的美,后者则带来了动态的美感。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使得整首诗的节奏感更强,更加引人入胜。

最后两句“野花明浦远”和“山鸟入溪深”,分别描绘了水边的景色和深处的景致,都充满了自然之美。这两句诗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也让人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