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受舆夫踏草茅,登临何止助风骚。
残山点点浮鹅鸭,阻截狂澜恨不高。

【注释】

生受舆夫踏草茅:承受着车夫的脚力。舆夫,古代指随从的人或仆从,这里泛指随从的人。生受,即承受。

登临何止助风骚:登临高远之境,不止于观赏风景,还能激发人们的诗兴。风骚,指诗歌。

残山点点浮鹅鸭,阻截狂澜恨不高:残破的山峦点缀着漂浮在水面上的鹅和鸭。阻挡住狂风巨浪,可惜自己不能飞得更高。

【赏析】
此词写登高所见。首二句写诗人登山时的感受。“生受”二字极见其艰难,但作者并不以为苦,反而感到一种快乐。“何止”,不只是,超过一般。“风骚”,指文学、诗词。三、四两句写登高所见的景色。“残山”,点出登高时间已久;“浮”字则形象地写出了残山的特点。“阻截狂澜”,化用典故。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曾在桓温手下任司马,有一次乘小船游于浙江(即钱塘江),风大浪急,谢将缆绳系于东山脚下,而船却随风飘荡,一会儿就到了金堂石室前,谢安大喜说:“已有佳境!”这里的“阻截狂澜”即比喻登上高处,可以挡住风雨,使人们心情舒畅。五、六句写对登高所见的感慨。残山虽美,但阻挡不住狂风巨浪,作者心中难免有遗憾之情。
全词以议论为主,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