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冈深谷少人行,逢着山花不识名。
水满稻田群鹭下,林藏茆舍一鸡鸣。
儒冠夹道仪俱肃,石刻临溪字半明。
追省旧游多漫浪,斯文今日最关情。
【赏析】
这首诗写于淳熙五年(1178年),是诗人游览白鹿洞书院时所作。白鹿洞书院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位于江西庐山脚下。诗中描绘了白鹿洞书院的幽静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关切和热爱。
首句“断冈深谷少人行”,描绘了白鹿洞周围荒凉的景象。断冈指的是陡峭的山岭,深谷则形容山谷深邃。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白鹿洞书院的独特之处。
颔联“逢着山花不识名”,进一步描绘了白鹿洞的自然风光。山花虽然美丽,但因为过于繁复,诗人无法分辨出其名称。这两句诗以简洁的方式表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知。
颈联“水满稻田群鹭下,林藏茆舍一鸡鸣”,进一步描绘了白鹿洞周围的生活气息。稻田里的水满了,一群鹭鸶飞下来觅食;林子深处有一所简陋的茅舍,一只鸡在啼鸣。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白鹿洞周围的田园风光和宁静的生活场景。
尾联“儒冠夹道仪俱肃,石刻临溪字半明”,进一步描绘了书院内的庄重氛围。儒冠是指古代读书人所戴的帽子,夹道则形容道路两旁排列整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书院的庄重肃穆之感。同时,石刻临溪的部分也展现了书院的历史文化底蕴。
最后一句“追省旧游多漫浪,斯文今日最关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教育事业的关注。追省旧游指的是回顾过去的学习和经历,而斯文则指代学问和文艺。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在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白鹿洞书院的幽静景色和田园风光,展现了诗人对教育的热情和关注。同时,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细致描绘,也表达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