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载岩居梦亦清,手栽松竹喜初成。
君王自合天明畏,我辈宁关世重轻。
残卷未容资蠹食,好山重许对鸡鸣。
却愁心学人稀讲,满耳高谈了治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题目为“寄李敬夫用其送行韵 其二”。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 “几载岩居梦亦清”:
- “几载”:几年。
- “岩居”:隐居在山中。
- “梦亦清”:梦境也清晰,形容心无杂念,生活简朴。
- “手栽松竹喜初成”:
- “手栽”:亲手种植。
- “松竹”:常指坚韧、高洁的意象。
- “喜初成”:喜悦于植物的生长。
- “君王自合天明畏”:
- “君王”:这里指皇帝。
- “自合天明畏”:自己应该敬畏上天,意指皇帝的统治应得到尊重。
- “我辈宁关世重轻”:
- “我辈”:我们这些人。
- “宁关世重轻”:宁愿被世人轻视,也不违背自己的志向。
- “残卷未容资蠹食”:
- “残卷”:残缺不全的书籍。
- “资蠹食”:供蛀虫食用。
- 这句话表达了对书籍的珍惜,不希望它们被破坏。
- “好山重许对鸡鸣”:
- “好山”:美丽的山峰或山景。
- “重许”:再次允许或期待。
- “对鸡鸣”:和鸡打鸣的声音相呼应,可能是在描绘早晨的山景。
- “却愁心学人稀讲”:
- “却愁”:忧虑。
- “心学人”:内心追求学问的人。
- “稀讲”:稀少地谈论或讨论。
- 这句话表达了对那些真正追求学问的人的担忧,担心他们不被理解或重视。
- “满耳高谈了治平”:
- “满耳高谈”:耳边充满高深的议论。
- “治平”:治理国家太平。
- 这句话可能是指那些只谈论高深道理,而不注重实际政务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在与友人李敬夫分别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忧虑。诗中通过描绘山林的宁静、松竹的成长以及书籍的珍贵,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珍视和对知识的重视。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那些追求名利的人的担忧,认为他们可能会忽视真正的学问。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体现了王维诗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