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典新仪赏讨裁,郁襟烦思若为开。
才看种竹百竿活,又喜传书双鹤来。
声彻钧天偕律晚,食分清俸走舆台。
浮丘相去流传在,何似吟篇落上台。

注释:

  1. 典故新仪赏,裁,裁断,引申为裁决。
  2. 郁襟烦思,形容内心烦闷。
  3. 才看种竹百竿活,又喜传书双鹤来。
    百竿活,指种的竹子已经长成一百根了;双鹤来,是指书信的到来。
  4. 声彻钧天偕律晚,食分清俸走舆台。
    钧天,古代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地方;偕律,同音;清俸,清廉的俸禄;走舆台,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
  5. 浮丘相去流传在,何似吟篇落上台。
    浮丘,地名;相去,距离遥远;流传在,长久流传;吟篇,指诗作;落上台,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庆鹤次刘野亭先生韵》中的第二首。这首诗通过对刘野亭先生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人以“故典新仪赏”,赞扬了刘野亭先生的高尚品格和卓越才华。这里的“新仪”指的是新的礼仪,而“旧典”则是指传统的礼节。诗人通过对比新旧礼仪,表达了对刘野亭先生的敬仰之情。
    诗人以“郁襟烦思若为开”来形容内心的烦躁和压抑。这里的“郁襟”指的是心情郁闷,无法舒展;“烦思”则是心中的忧虑和烦恼。诗人通过这一诗句,描绘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诗人以“才看种竹百竿活,又喜传书双鹤来”表达了对刘野亭先生的感激之情。这里的“种竹百竿活”指的是刘野亭先生种下的竹子已经长得茂盛;而“双鹤来”则是指书信的到来。诗人通过这一诗句,表达了对刘野亭先生恩情的铭记和感激。
    诗人用“声彻钧天偕律晚”,比喻刘野亭先生的声音洪亮而悠扬,如同天籁之音一般动听。而“食分清俸走舆台”则是指刘野亭先生的生活简朴,不贪图享乐。这两个句子既表现了刘野亭先生的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敬意。
    诗人以“浮丘相去流传在,何似吟篇落上台”来表达对自己被贬谪到边远地区的感慨。这里的“浮丘”指的是一个遥远的地方;“流传在”表示长久流传;“吟篇”则是指诗歌。诗人通过这一诗句,表达了自己对刘野亭先生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刘野亭先生的赞美和对自己被贬谪到边远地区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黄庭坚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