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情天意久差池,殷礼初闻赋孔时。
公旦蒸尝侯国领,巫咸勋烈史官知。
衣冠此日方胥庆,陵谷他年莫浪疑。
来哲升堂浑不少,合分前席与伊谁。

这首诗是南宋杨万里所作,他通过描绘祭祀孔子的场景,来表达对儒家文化的尊崇和对孔子的敬仰之情。下面是对每一句的具体释义:

物情天意久差池 - 这里的“物情”指的是自然界的情感或变化,“天意”指上天的意志或安排。“久差池”意味着这些情感或意志的变化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

殷礼初闻赋孔时 - 这里的“殷礼”指的是殷朝的礼仪制度,“孔时”则是指孔子所处的时代。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回忆自己曾经听过关于殷礼的描述,并感慨于这些古老的礼仪制度在孔子时代就已经存在。

公旦蒸尝侯国领 - “公旦”指的是周公旦,他是周武王的弟弟,后来成为周朝的第一代君主。“蒸尝”是一种古代祭祀的方式,这里可能是指在孔子所在的鲁国举行祭祀周公旦的仪式。

巫咸勋烈史官知 - 这里的“巫咸”是商代的一位著名巫师,他的功绩和才能被历史记载。“勋烈”指的是他的英勇事迹和卓越的成就。“史官知”可能是指在孔子时代的史官们都了解并记录了他的事迹。

衣冠此日方胥庆 - “衣冠”指的是官员们的服饰,“胥庆”则是共同庆祝的意思。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一天的到来感到欣喜和自豪,因为这是孔子诞辰的日子,人们都会聚集在一起庆祝孔子的伟大。

陵谷他年莫浪疑 - “陵谷”指的是山陵之间的山谷,这里可能比喻历史的变迁和世事的无常。“莫浪疑”是不要轻信或者怀疑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看法,认为虽然世事无常,但孔子的伟大精神和教诲是永恒不变的。

来哲升堂浑不少 - “来哲”指的是未来的智者或者贤人,“升堂”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登堂入室、成为有学问的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学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孔子的智慧和精神,不断进步和完善自己的知识。

合分前席与伊谁 - “合分前席”是指一起坐在讲台上讨论学问,“伊谁”是一个疑问句,表示询问是谁能够胜任这样的任务,也就是谁能像孔子一样成为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优秀学者的期待和赞赏,希望能够找到这样的人来继承孔子的教育事业。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孔子诞辰场景的描述,展现了对儒家文化的尊崇和对孔子的敬仰之情。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于历史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鼓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