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烛然初夜,寒鸦徙别枝。
衣冠成雅会,肝胆托新知。
把盏欣逢圣,哦诗听出奇。
潞公今再起,不似洛中时。
《大司马彭幸庵先生贺席上作》是明代罗钦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大司马彭幸庵先生的祝贺之情,以及对其再起的期盼。以下是诗句、译文和赏析:
“银烛然初夜,寒鸦徙别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银烛的光芒在初夜中显得格外明亮,而寒鸦却在夜色中悄然离去,象征着离别与寂寞。这里的“初夜”和“寒鸦”都是营造氛围的重要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情感基调。
“衣冠成雅会,肝胆托新知。”展现了宴会上的盛况,人们身着华丽的衣裳,如同一场高雅的聚会。在这里,“新知”指的是与宴者,他们对诗人充满了信任和期待。这句诗反映了诗人与宾客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第三,“把盏欣逢圣,哦诗听出奇。”描述了诗人与宾客饮酒畅谈的场景,他们举杯共饮,相互欣赏对方的才华。这里的“哦诗”可能是指诗人即兴创作诗歌,而“出奇”则意味着诗歌内容的新颖性和独特性。这句诗展现了宴会上文人墨客的交流互动和相互启发的氛围。
“潞公今再起,不似洛中时。”以潞公的典故结束全诗,潞公指的是唐代名将高适,他曾三次入京为官,被称为“三仕”,而非洛阳时期。这里诗人用“今再起”比喻彭幸庵先生再次受到重用,而“不似洛中时”则表达了诗人对洛阳时期的回忆及对彭幸庵先生再起的期许。
《大司马彭幸庵先生贺席上作》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明朝文人间的社交往来和对友情、友谊的珍视。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