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鸟正嘤鸣,垂杨拂曙晴。
幕闲都督府,舟发石头城。
宦业孚台论,离筵怅友生。
向来观国眼,今去转分明。
【注释】
黄鸟:指鸣叫的黄莺。嘤鸣:鸟儿婉转啼叫。
垂杨:指杨柳,常在春日里婀娜多姿。拂曙晴:迎着清晨的晴朗天气。
幕闲都督府:官署里没有事可做。都督府,唐代称各道节度使、观察使等为“都护”、“都督”。
国眼:国家的眼光。观国眼,即有远见卓识的眼光。
【赏析】
《送张虞咨都事考绩赴京兼过华亭省墓》一诗中,“观国眼”是全诗的关键,也是这首诗的精辟之处。诗人以自己的“观国眼”来观察张虞咨之“观国眼”,从中发现二人眼光的差异。诗人认为张虞咨眼光高远,而自己则目光短浅。这既是对张虞咨的赞美,更是对自己缺乏政治远见的一种反省和批判。
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首句写景,黄莺在枝上啼叫,杨柳拂煦着曙光,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天景象;接着写景,官署无事,舟已发行;最后抒情,表达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惋惜之情。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但并非泛泛之笔。它既写了送别的场面,又写了送别时的感受。诗人在送别的同时,也在送别自己。因为诗人正是用这种“观国眼”来观察、评价友人的。所以,此诗虽为一般送别之作,但在表现手法上却具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