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白云乡,望望枯泪眼。
白头乱飞蓬,几岁不忍绾。
翻思食贫初,跛驴力登栈。
二郎好风骨,人谓万金产。
乘骢骛天衢,衣绣执象板。
文章换冠帔,聊尔成一莞。
无磨未忘心,其去亦甚僩。
哭昏台中人,欲以叠嶂铲。
吾非中垒尉,未敢赐编撰。
【注释】
于侍御:指唐代诗人于濆,字子漪。侍御,官名,即翰林院侍读学士。母挽诗:挽,送别时写在柬帖上的词章,这里指给母亲送的挽联。
迢迢(tiáo tiáo):遥远的样子。
望望:看。
白头乱飞蓬:形容头发稀疏,像飘散的蓬草一样。
绾(wǎn):系。
翻思:回想。食贫初:指年轻时贫困时的情况。“忆昔”四句意谓:回想起当年贫困时的艰难处境,那时连跛腿的驴都难以支撑上栈道。
二郎:对唐玄宗李隆基的尊称,因李隆基号“明皇”,故又称“明皇”。风骨:风采和骨气;风度和气概。
乘骢(cōng)骛(wù)天衢(qú):骑青骢马赶路,指仕途得意。“乘骢”二句意谓:骑着青色骏马,一路疾驰,直往朝廷中。
衣绣执象板:指当官了。衣绣,穿用锦绣制成的衣服。执象板,指执掌文教之职。
文章换冠帔(lěi):指做官了。换冠,更换官服,即做官。“文章”三句意谓: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换上官服,手持象牙笏板,担任官职。聊尔成一莞(wǎn):意思是勉强如此罢了。
无磨未忘心:意谓没有磨砺过的心性,仍然耿耿不忘。“无磨”二句意谓:没有经过磨练的操守,也始终不能忘记。
其去亦甚僩(xiàn):其人离去,也很远很远。僩,远貌。
哭昏台:即吊丧之所,俗称哭丧台。
中垒尉:官名。汉光武时置,掌宫中禁门,属卫尉。
吾非中垒尉,未敢赐编撰:我并非中垒校尉,不敢接受皇帝赐给我编修国史的差使。
【赏析】
《于侍御母挽诗》:“迢迢白云乡,望望枯泪眼。白头乱飞蓬,几岁不忍绾。翻思食贫初,跛驴力登栈。二郎好风骨,人谓万金产。乘骢骛天衢,衣绣执象板。文章换冠帔,聊尔成一莞。无磨未忘心,其去亦甚僩。哭昏台中人,欲以叠嶂铲。”于濆(713—782),唐代诗人。字子漪,自号白云居土、苍水遗人。唐朝宰相于方义之子,与韩愈、孟郊等为友。一生潦倒,屡试不第,曾做过县尉、秘书郎、集贤校理等小官。晚年隐居庐山东林寺。《全唐诗》收录有诗一卷,共五十五首。
这是一首很有名的诗,是于濆为他的乳母写的挽诗。诗的前半部分描写了乳母一生的坎坷经历,后半部分则表达了对乳母的哀思之情。
前半部分从乳母的外貌开始写起,先写她的头发稀疏,好像被风吹散的蓬草一般,接着写到她的眼神忧郁,仿佛已经看到了死亡的来临。这两句描绘出了乳母的容貌和神态,让人感到她的衰老和疲惫。然后,又写到乳母年轻时的经历,那时她虽然贫穷,但却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毅力,甚至骑上了跛腿的驴子,也要一步步地走向成功之路。这几句描绘出了乳母的精神风貌和坚韧性格。最后,又将她比作是唐朝的二郎神,称赞她有着超凡的气质和才华,成为了国家栋梁之才。这几句赞美了乳母的卓越才能和崇高地位。
后半部分则是表达对乳母的哀思之情。首先回忆了乳母过去的生活经历,那些艰难的岁月仿佛还在眼前浮现。然后写到乳母离开人间,令人悲痛欲绝,无法忍受离别的痛苦。接下来又写到乳母生前的生活琐事和习惯,以及她在世时留下的印记和痕迹。最后则表达了自己对她的思念之情,希望她的灵魂能够安息,也希望她的家人能够得到安慰和祝福。这几句表达了对乳母深深的怀念和祝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既描写了乳母的一生经历,又表达了对她的敬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