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高楼思不群,东风吹面洗馀曛。
红船乌榜春湖上,多载银筝入暮云。
【注释】
①鸳鸯湖:即西湖。②不群:超然出众。③馀曛:夕阳的余晖。④乌榜:黑色船篷。⑤银筝:弦乐器。⑥暮云:傍晚的天空。⑦赏析:诗人登上高楼,远眺西湖,看到鸳鸯湖畔的红船驶入暮色中,心中涌起无限感慨。
一上高楼思不群,东风吹面洗馀曛。
红船乌榜春湖上,多载银筝入暮云。
【注释】
①鸳鸯湖:即西湖。②不群:超然出众。③馀曛:夕阳的余晖。④乌榜:黑色船篷。⑤银筝:弦乐器。⑥暮云:傍晚的天空。⑦赏析:诗人登上高楼,远眺西湖,看到鸳鸯湖畔的红船驶入暮色中,心中涌起无限感慨。
开径深林里,莓苔绿到门。 山多云压树,溪曲水通村。 补屋交藤蔓,疏渠破石根。 抱琴何处客,过我共芳尊。 注释: 1. 开径深林里:在树林深处开辟出一条小路。 2. 莓苔绿到门:门前的青苔长得茂盛。 3. 山多云压树:山上的云雾重重,树木显得低矮。 4. 溪曲水通村:小溪曲折流淌,水流通向村庄。 5. 补屋交藤蔓:房屋周围长满了藤蔓。 6. 疏渠破石根:疏通了排水渠道,露出了石头的根部。 7.
注释: ①结屋:建房。云萝里:山中小径,隐士居处。 ②穷经:研究经书。下帷:整理经书。 ③溪深:指山涧水流湍急。鸥梦稳:指野鸟在山涧中筑巢安家,其梦安稳。 ④松老:指松树年岁高长。鹤巢危:指鹤巢因年久失修而岌岌可危。 ⑤隔竹:隔着竹林。安茶碓(duō):在竹林中安放捣茶石臼。分泉:泉水。 ⑥邻翁:邻居的老头儿。夜相过:晚上过来拜访。洗斝(jiǎ):用酒器饮酒。遂:于是。前期:预定时间。 翻译:
【注释】 ①鸳鸯湖:即西湖。②不群:超然出众。③馀曛:夕阳的余晖。④乌榜:黑色船篷。⑤银筝:弦乐器。⑥暮云:傍晚的天空。⑦赏析:诗人登上高楼,远眺西湖,看到鸳鸯湖畔的红船驶入暮色中,心中涌起无限感慨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花气醺人似酒醇,东风随处扫香尘。” - 注释:花香使人如醉如痴,如同醇厚的美酒;春风轻轻吹拂,把满地芳香扫荡一空。 - 赏析:诗人用“花气醺人似酒醇”来形容花香浓郁,令人陶醉,仿佛置身于一个芬芳四溢的世界。而“东风随处扫香尘”则描绘了春风轻拂大地,将一切芬芳都带走的景象。这里的“东风”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刻不在改变着世界。 - 第二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主题思想及运用写作手法的赏析。作答时,首先通晓全诗,把握主旨,然后抓住重点句子进行鉴赏。“扁舟飞出相湖东”一句,点明时间是春天,地点在相国寺附近的相湖;“花片红穿树底风”写春花烂漫、生机勃勃之景,表现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才听前村鸠唤雨”一句,写听到前山村鸠声声催雨,表现出诗人喜悦的心情;“斜阳又在莫云中”写夕阳西下,落霞满天,又见那层薄的云被夕阳染成金色
【注释】 上高城:登上高楼。思不群:意气与众不同。红舷乌榜:红色画舫,黑色船篷的小船。银筝:指琵琶。暮云:傍晚的云彩。 【赏析】 这首七绝,写登高望湖时的所见所感。前两句写登楼远眺,后两句写湖上的游赏。全诗以“鸳鸯湖”为中心,通过诗人对湖中景色、游人活动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烈赞美。 诗的前两句写登高望湖的情态。首句说诗人登上高楼,便想到自己的志向不同于一般人
明代诗人怀悦,字用和,嘉兴人。他于正统间纳粟官通判,并曾任江左一时之诗为《士林诗选》的编辑工作。怀悦的诗作风格清新,题材广泛,尤以七言绝句见长。以下是对怀悦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 - 家庭与出身:怀悦出生于嘉兴,是明朝的一名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包括官职和文学成就,均在《明史》中有记载。 - 创作时期:怀悦生活在明朝初期至中期,这一时期正是明代诗歌的黄金时代
石城夜泊 帝城遥接岭,瘦影卧轻桡。 阴厚云凝树,寒生月上潮。 队鱼沉永夜,只鹤唳空宵。 逆旅凭兴感,江花梦六朝。 注释: - 帝城遥接岭:帝城(指南京或北京等古都),与远处的山岭相连。 - 瘦影卧轻桡:形容船只纤细,像一条瘦长的影子横卧在水面。 - 阴厚云凝树:云层厚重,树木显得更加阴沉。 - 寒生月上潮:月亮升起时,寒气随之而来,使得潮水也感觉寒冷。 - 队鱼沉永夜:一群鱼儿在水中游动
诗句释义: 灵隐寺访蘧然师不值 问法投山寺,入门唯见松。 径留青藓合,关任白云封。 近侍悬秋榻,邻僧报午钟。 翻思来不偶,良晤竟难逢。 译文: 我来到灵隐寺拜访蘧然大师,却未能见到他。一进门就看见满眼的松树,小径上覆盖了青苔,仿佛被云雾封住。旁边有一位侍从,在秋天的凉床上休息;旁边的僧人告诉我中午的钟声敲响。我想来的时候并不顺利,竟然没有能见到他。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题画》。 首句“闲过冷院寻僧”,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画面:作者悠闲地走过一座冷清而寂寥的寺院,寻找一位僧人。这里的“冷院”和“寻僧”都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次句“小坐山腰茆屋”,描述了作者在山腰上的茅屋中稍作停留。这里“小坐”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茆屋”则暗示了简朴的生活情趣。 第三句“细听风雨何来”,进一步展开了对自然景观的思考
开径深林里,莓苔绿到门。 山多云压树,溪曲水通村。 补屋交藤蔓,疏渠破石根。 抱琴何处客,过我共芳尊。 注释: 1. 开径深林里:在树林深处开辟出一条小路。 2. 莓苔绿到门:门前的青苔长得茂盛。 3. 山多云压树:山上的云雾重重,树木显得低矮。 4. 溪曲水通村:小溪曲折流淌,水流通向村庄。 5. 补屋交藤蔓:房屋周围长满了藤蔓。 6. 疏渠破石根:疏通了排水渠道,露出了石头的根部。 7.
注释: ①结屋:建房。云萝里:山中小径,隐士居处。 ②穷经:研究经书。下帷:整理经书。 ③溪深:指山涧水流湍急。鸥梦稳:指野鸟在山涧中筑巢安家,其梦安稳。 ④松老:指松树年岁高长。鹤巢危:指鹤巢因年久失修而岌岌可危。 ⑤隔竹:隔着竹林。安茶碓(duō):在竹林中安放捣茶石臼。分泉:泉水。 ⑥邻翁:邻居的老头儿。夜相过:晚上过来拜访。洗斝(jiǎ):用酒器饮酒。遂:于是。前期:预定时间。 翻译:
【诗句注释】 - 七载离乡客思盈:“七年”是时间,“离乡”是空间,“客思盈”是情感。 - 那堪两见故人行:哪能两度看见旧友归来?那堪是难以承受。 - 刘郎观里桃空发:“刘郎观”,地名,在今河南固始县南;“桃空发”是桃花凋谢,指春天已过。 - 郭隗台边草漫萦:“郭隗台”,传说中战国时期燕昭王筑台招贤之地;“草漫萦”是长满了野草。 - 素志肯遗酬国愿:“素志”是指本来的愿望和志愿;“遗”是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