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十里闲吾庐,曲曲芦花入小渠。
聊复艺蔬成野圃,偶然种竹即幽居。
鸿冥谁复争周粟,牛角常悬是汉书。
溪水粼粼试芳饵,豳风输我一竿渔。
【注释】
阳溪:即指江西鄱阳县境内,有名“阳溪”的河流。
烟波:形容水面上烟雾缭绕。
庐:房屋。
曲曲:弯弯曲曲。
渠:小河。
聊:姑且,这里用作动词。
艺(yì):种植。
野圃:野外的菜园。
幽居:安静的住所。
鸿冥:即鸿雁冥冥,指鸿雁南飞。
周粟:西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曾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此处以喻高士隐居生活。
牛角:指《汉书》的牛角文,是古代的一种文字书写方法,用刀刻在牛角上成书,故称“汉书”。
粼粼:水波闪动的样子。
豳风:古代诗歌总集,相传为周公所作。《诗经·国风》中的一首。输(chū):给、奉献。
一竿渔:用竹竿做的鱼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唐代大历年间在阳溪丙舍二首之一。诗中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图,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前两句“烟波十里闲吾庐,曲曲芦花入小渠”,描写了诗人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拥有一座悠闲自得的茅庐,四周环绕着弯曲蜿蜒的小渠,渠边生长着一片片芦花。这两句诗通过对湖面、茅庐和小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所居之地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后两句“聊复艺蔬成野圃,偶然种竹即幽居”,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他在闲暇之余,会种些蔬菜在自己的园子里,偶尔也会在小径旁种植些竹子,以此营造一个幽静的环境。这里的“聊复艺蔬成野圃”和“偶然种竹即幽居”分别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他既能够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又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第三联“鸿冥谁复争周粟,牛角常悬是汉书”,则是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慨。他认为,那些高士们已经超脱世俗纷争,追求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在这里,他用“谁复争周粟”来表达自己对于世俗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而“牛角常悬是汉书”则暗示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他认为真正的英雄应该像牛角一样坚定地挂起史书,不为名利所动摇。
最后一句“溪水粼粼试芳饵,豳风输我一竿渔”,则是诗人对于钓鱼活动的描绘。他坐在清澈的溪水中,用细长的竹竿垂钓,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这里的“溪水粼粼”形象地描绘了溪水的清澈见底,而“试芳饵”则暗示了诗人在等待鱼儿上钩时的专注与耐心。同时,他也从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即通过简单的劳作和思考,就能得到心灵的满足和平静。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还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抒情表达,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